Memo_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索尔斯坦·凡勃伦, 李华夏译. 有闲阶级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自叙

总体而言,除去翻译问题,本书的线索较为冗杂,Veblen的论述常常很是跳跃,在后文又重新弥补前文本应提及却未提及的,使得把握其完整逻辑较为困难;引用基本未标明出处;书中的具例也带有较强的西方社会背景,与中国社会类比时有些出入。虽如此,其对于有闲阶级的心灵学派论述于今日看仍颇独到。16.10.9 于九公寓

《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评论(刘晓东)

八卦Veblen(1857-1929)的师承,其老师克拉克(1847-1938)是美国理论学派开创者,曾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克拉克受教于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克尼斯。而Veblen本身则是美国制度学派创始人。
Veblen反对边沁的苦乐主义,采用了职能主义心理学的本能替代理智分析,及将生物规律机械移植社会的庸俗进化论。
其学术主张认为,人类本能形成了习惯,进而形成了制度。人类的两种本能,虚荣与作业,分别进一步演化为了私有财产制度与生产技术制度。工业革命后,私有财产制度体现为企业经营,追求最大利润,代表如资本家;生产技术制度体现为机器利用,追求最大生产,代表如科学技术员。
正因为追求的分歧,也即利润与生产的矛盾,两种制度有着内在矛盾。工业革命前,此时刻市场与生产时同比例扩大的,有闲阶级达到顶峰;工业革命后,为了防止经济萧条,企业经营控制生产,出现了垄断组织,它克制生产以追求利润,其繁荣以未最大化生产为代价。因此,Veblen在《工程师和价格制度》中提倡,科学技术员掌握经济控制权,满足人们消费而非资本家利润。2016.10.14 于群力

导读(李华夏)

导读意义在于说明Veblen的思想主线,也即环境刺激会改变心理动机/生理本能,进而改变人的思想习惯,进而改变制度,颇庸俗进化论的味道。
但我对后文的翻译较为失望,尚未及看原文,不晓得是1899年本身的晦涩,还是翻译较差。而译者本身的导读就我粗读的前四章而言,我对导读内容概括颇有微词,第一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虽然谈及,但非此章论述的重点,而第三章指出“攀比的动机实属进步的力量,尤其是劳动阶级借着攀比才能提升作业本能,有闲阶级虽重攀比却因鄙视劳动而沦为腐蚀的力量。”私以为Veblen至此的叙述,未在文中表明有闲阶级属于腐蚀力量,这种概括或是通读全书后的理解附加,是评论而非概括,略为缺乏中立。16.10.8

作者序

自叙论文之不严谨,或也符合Veblen闲散的生活习性。16.10.7

第一章 绪言

本章目的在于叙述有闲阶级产生原因,其中大量篇幅在叙述职位歧视,也即劳动无价值论的心理性/文化性原因。但究其根本,Veblen则承认是经济决定性转变了文化。

一、阶级的特质:有闲阶级与劳动阶级的职位特质

对于有闲阶级而言,其主要集中于战斗(贵族)、布道(传教士,如婆罗门)这些非生产性的职位,而劳动阶级集中于生产性职位。

二、阶级的发展:有闲阶级的产生

1、最早期的原始未开化族群,没有有闲阶级,崇尚和平温顺;
2、及其发展的较早阶段,男女有别,女性负责劳役,男性负责战争、宗教等,此时崇尚好斗,阶级初现;
3、至较晚阶段,生产性欲非生产性脱离,标志了劳动阶级与有闲阶级的产生。
原文如下,此处于我想起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莫斯的家庭考察。:

“在未开化文化的较高阶段,劳工阶级和有闲阶级有明确区分。随着劳务朝多样化和专业化演进,工作的区分就将生产性劳动从非生产性劳动中分离出来。(P13)”

三、阶级的制度化:有闲阶级的制度化动力

1、物质基础

掠夺型生活习惯社会、物质生活不再匮乏,及第三章提及的第二章论述的所有权制度,“有闲阶级的制度,无论如何是所有权所产生的早期后果之一。(P38)”
三者推动了有闲阶级的出现,或曰物质基础。这应是根本原因,其原文如下:

“从和平向掠夺的过渡,实际上取决于技术知识和工具使用上的进步。(P24)”

2、文化基础

及其进一步探讨了职位歧视的心理原因,或曰制度化的文化基础。有闲阶级出现与职位歧视,这二者共同将有闲阶级制度化。

四、阶级制度化的文化动力:宗教性二分活动与个体攀比性的职位歧视

(一)、元理论

利益取向的变更会导致判断失误的理由变更。
文化成长,也因此事务分类的准绳与歧视性区分的理由变更。而旧有的文化影响便会在成长中传承与变迁。

(二)、野蛮人阶段(未开化阶段)的三个特质

1、活跃与惯性的二分

活跃(animate)指的是因万物有灵思想,人类的目的性活动赋予了自然客体或现象以假想的灵体,或曰死体活化。正因这种敬畏,从事活跃相关工作者为人崇敬。其原文如下(让我想起了《想象的共同体》):

“该词在此的用法,不必然隐含事物本身具有灵魂或精神。在笃信万物有灵论的野蛮人理解中,包括灵魂或与精神类似的事物的概念,是极其可怕的,因其拥有实际或孕育启动行为的习惯。(P18)”
“野蛮人会对列入活跃之林的事物展开带有某种目的的活动,正是这种具有目的性的活动的开展,赋予了某些客体或现象一种活跃的面貌。(P18)”

惯性(inert)则偏于勤奋的生产性活动。
2、活跃与惯性二分下的功勋与生产的二分
正是活跃与惯性的二分思想下,因为体能与进攻倾向的不同,男女性的职能分化,进一步在捕猎活动中加剧了这种分化,最终区分了功勋与生产两种群体活动类型,久而久之固化为了传统。
3、个体的攀比心理
在男性的技艺本能(倾向高效的工作)下,形成了力量攀比的展示。

(三)、野蛮人阶段的掠夺型文化

正是在上述三个特质下,从早期和平阶段过渡到了掠夺型文化阶段,此阶段的文化特质为男性活动彰显功勋性,鄙夷生产性劳动,形成了尚武精神。2016.10.4 于致知楼

第二章 财力的攀比

本章叙述所有权的产生及后果。

一、所有权的产生时期——掠夺型文化

正是第一章掠夺型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及此阶段男女分工中女性劳役作用。二者推动了女性成为战利品,一方面形成了胁迫性的婚姻所有制,一方面形成了男性对女性的所有权。而这正是所有权习俗的开端。
这种所有权进一步扩展,则形成了对人及其劳动生产的占有。

二、所有权的根本原因——攀比性

根本上,是攀比性产生了私有制。正如原文:

“财富的占有赋予个人的尊崇是一种带歧视性的区分。(P28)”

当然,在第三章中,Veblen又予以了补充性说明,所有制形得益于,主宰压迫偏好、勇武证明、劳役作用(P47)。而在后期所有制发展中,第一者愈发重要,后两者作用削弱。

三、攀比性的原因

Veblen指出,是利己本能导致了成就偏好(第一章的男性技艺本能:偏好成就,厌恶无成)。而这种偏好进一步倾向财力成就上超越他人,最终开始累积财富竞赛。

四、攀比性与私有制的后果—财富斗争

(一)、财富斗争的阶段

凡有私有制的地方,其早期阶段为了生存(财富)斗争,晚期阶段则为了增加舒适度斗争。

(二)、财富斗争的意义

1、早期的掠夺型文化中,侵占所有权。
2、尔后的准平易相处阶段(产业初级组织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在第三章中有论述,

“准平易相处阶段的特征就是一种对和平及秩序的形式上的尊重。(P54)”

游牧部落的财富以奴隶私有财产为主,通过赛局获取战利品,此时财富开始脱离个体而独立存在,如原文所说

“财富自身已隐含荣耀本质并且令其拥有者共享此尊荣。(P31)”

3、较晚阶段,勇武与财富二者并行,财富开始等同于个体的尊严,求财欲望推动了财力攀比,进一步财富角逐。16.10.7 20:23 于致知

第三章 炫耀式休闲

本章叙述休闲与劳动分野的后果;礼仪的缘起与异化;附属阶级的产生与意义。

一、不同阶级的炫耀方式

下层阶级攀比劳动工作效率,这种财富斗争促使了勤奋节俭。上层阶级攀比不参与生产活动(此处原因为第一章的职位歧视),免于卑贱职责而向往高尚环境,追求休闲生活。

二、休闲与劳动的分野

(一)、财力的标志——休闲生活

在掠夺型文化与准平易相处阶段,奴隶及其劳务品作为财富,强化了财力标志为休闲这一认知。原文如下:

“从希腊哲学家时代开始到现时为止,某种程度的休闲,和免于涉足类似供人类日常生活目的所需的生产性工序,一直被有思想的人认为是享受一个有价值的、美丽的、甚至是无可挑剔的人生的先决条件。(P37)”
“炫耀式的脱离劳动就成为有优越财力成就的公认的标志。(P37)”

(二)、财力的背弃——劳动生活

继而论述绪言中论述的劳动禁忌,举例了生产性狩猎是劳动污名的,而非生产性狩猎才是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及波利尼西亚酋长、法国国王的劳动禁忌例子。
对于有闲阶级而言,劳动是无价值的,或道德上不兼容性的。原文如下:

“要是重视生命甚于名誉,进而丧失其生存的意义,是谓大愚。(P40)”

(三)、有闲生活的繁密化

休闲生活的炫耀,分为了无形的生活方式与有形的耐久产品或战利品。前者进一步演变为学术、艺术及礼仪等知识(对于礼仪,将单独进行大篇幅论述);后者发展成一套制度,如纹章图案及奖章等,如原文:

“战利品的功用在这个斟酌程序上,就发展成一套级别、称号、学位及勋章的制度,最典型的例子如纹章的图案、奖章及荣誉的饰物。(P41)”

当然,这些发展而来的,必须经过有闲阶级的肯定才得以留存,成为有闲阶级的公认成就。

(四)、有闲生活的代表——礼仪

而对于礼仪,Veblen单独论述了很多。
1、礼仪的缘起—炫耀式休闲。礼仪是炫耀性休闲的一个分支,而面对晚近社会中礼仪崩坍,原文写道:

“勤奋阶级本身仪式性规范的破坏,或生活的庸俗化,已成为晚近文明主要暴行之一。(P43)”

Veblen指出,事实上,

“礼节是有闲阶级生活的一项产物及一种象征,且唯有在讲究身份的制度下才得以蓬勃生长。(P43)”

2、礼仪的变异—内化为社会道德本身。发展至今,礼仪本身不再单纯是有闲阶级生活的表征,而进一步成为了社会道德本身,其原文如下:

“不仅是人性优越的外在表现,还是人类有价值灵魂的一个整体面貌。(P44)”

也即人为创造物内化为了社会道德本身。为了名声,人为主动学习先人的创造,礼仪学习成为了一项系统综合性的工程。其原文如下:

“正因休闲是以财力博取声誉的公认手段,多少也得娴习礼仪是所有企望在财力上有点身份的人该尽的义务。(P45)”

而消费也因而要合乎礼节,反过来,品味规范实际上也服从于炫耀性消费法则。正如原文:

“礼节的规范是地位的宣示。(P46)”

3、礼仪的实质—掩盖的歧视。对于弱势族群的歧视隐藏在礼节后,此处让我想起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忍不住想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权力结构,Veblen的原文为:

“我们对卑贱者及其他在财力上得仰赖别人的弱势族群所持的态度是一种属于优势地位者所持的态度,只是通常它是通过大量修饰、软性来呈现,不再是原来赤裸裸的、霸气的宣示。(P46)”

三、附属阶级——有闲阶级的炫耀工具

(一)、附属阶级的产生——炫耀休闲的对象扩展性

在准平易相处阶段,如上文论述的奴仆等于劳役、男女性别分工等,此时产生了基于主仆的劳动制度,而这种劳动制度中的劳动分工则进一步细化为了生产性劳动与服务性非劳动(产生了附属阶级)。
主人的元配首先免于生产性劳动,而转为服务性非劳动。在原文中这样论述,

“系出名门是可以传衍的原则,总会令她高于一般的奴隶……受助于系出名门可以传衍的原则,只要其主人的财富支付得起,元配免于劳动的范围就得以扩大,这包括免于有损身份的卑贱服务及手工劳作……这种情形一定会延伸到其他妻妾上,如果有的话,会再扩及其他直接侍奉主人个人的奴仆。”

在炫耀性免于生产劳动下,享乐博名的需要,特殊阶级产生,这是一个附属于有闲阶级的阶级,如贵妇及其扈从。

(二)、附属阶级的职责——越位休闲

判别有闲活动的标准是是否具有仪式性,为仪式的劳动则仍属于有闲活动。于此,代主人执行的有闲活动,以炫耀主人的活动,被称为越位休闲,或代位休闲(vicarious leisure)。其行动是一种虚掷的勤奋。
附属阶级的休闲是专业化服务,我称之为职业休闲,而主人的或可成为纯粹休闲。这种现象背后,正如原文谈及的:

“奴仆的主要用处,在于能给主人提供有财力支付的证据。”
“正是习惯或性向造就了行为准绳演变的常规。越位休闲的需求或炫耀性服务的消费是蓄养奴仆的主要动机。”

(三)、附属阶级的服务对象转变——个人至家庭

于今日家事奴仆的存在,一是因为礼仪的社会责任,二是因为个人难以完成繁密化礼仪。事实上,

“家事奴仆的存在即贴身奴仆这个特殊阶级令人侧目的存在,是以牺牲身体的舒适来换取财力礼仪的道德需求。(P55)”

而越位休闲则转换了其服务对象,不再为家主个人,而是准私人的主体家庭服务(家庭视为了一个全体单位)。16.10.9 于九公寓

第四章 炫耀性消费

在第二章中提及了消费的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精神层面通过物质层面消费间接满足(P28)。

一、消费阶段

(一)、掠夺型文化

1、消费的仪式分化。这一时期的消费,呈现仪式性的分化。
2、消费的性别分化。同时,如前文论述的男女性别分工,男性负责消费,女性负责生产。
3、消费的妇女禁忌。此时,对于男性而言,消费体现了勇武与尊严,对于女性与儿童则呈现出消费禁忌,并渐渐成为了风俗。

(二)、准平易相处阶段

1、消费的阶级差异。歧视性区分导致了上层消费奢侈品及生活享受;下层仅消费生存品。
2、消费的男女差异。同时,歧视性区分下的父权制传统,男性与女性的消费不同。如原文:

“这项传统认为妇女作为一项动产,理应只能消费其维生所需……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为了消费者自身的享乐所做的消费,也因此是身为主人的标志。”

3、消费的病态优越。此阶段,由于兴奋剂滥用,男性的病态奢侈则成为优越性,如原文:

“在文化相对早期阶段才会将奢侈恶习的症状视为优越地位的标志,并进而演变成美德及博取社会的尊崇。(P59)”

4、消费的无节制性。无限制消费特点,其目的是为了博取名声与享乐,由此推动了创新、改良及精致化。此阶段,消费体现了财富与尊严。同时,此阶段消费方式,如第三章提及的适质消费要符合礼仪;礼物与盛宴的夸耀作用,常常隐藏在表面的纯洁目的下。如原文:

“这位竞争对手在为东道主进行越位消费的同时,也见证了仅东道主是无法单独应付如此超额的美好物品的消费的,并且这个人还是东道主善于礼节的见证人。(P62)”

(三)、平易相处阶段

由于所有权与产业体系,前两个阶段的男女性、阶级性消费限制逐渐取消。如原文:

“及至经济进入稍晚的平易相处阶段,配合着物品的私人所有权及奠基在工资劳动或小家庭经济实体的产业体系,这项消费上的限制才渐趋消失。(P60)”

二、有闲阶级的消费发展

(一)、准平易相处时期(奴役制时期)

1、层叠越位消费体系。落魄贵族依附于富裕有闲阶级,形成了层叠的越位消费者体系。如原文:

“他们成为其主子的奉承者或侍从、奴仆,并且由于受主子的豢养及支助,他们是主子等级的指针及主子多余财富的越位消费者。(P63)”

2、附属阶级的分化。附属阶级中因而形成了两个小阶级,自由高贵与奴性寒微,一般而言,掠夺型职责为高贵,勤奋劳动为卑微,但当劳动为掠夺型服务时,则可以转换为高贵,这在第三章中已有论述。第四章的论述原文为:

“每当该卑贱劳务直接涉及战事及狩猎的主要休闲工作,很容易赢得一种反应尊荣的特质。(P64)”

(二)、平易相处时期(奴役制消失)

承接上文,在平易相处阶段,直接涉及战事与狩猎的附属阶级消失,转为穿戴依附者特定服饰,服饰成为奴仆专用标志时,尊荣属性则荡然无存。于此联想到了中国校服。
1、中产阶级的男女休闲倒置。对于中产阶级而言,妻子越位休闲,而主人放弃休闲。正是由于炫耀性法则导致的礼节规范选择性指引传统,迫使家庭主妇精力于此。正如原文叙述:

“一个男人极尽辛劳地投身工作,以切合妻子替他中规中矩地展示当时公认必须有的越位体系制度。(P66)”
“这种休闲其后常借着某种工作的形式或家居职责或社交应酬来掩人耳目。”

2、男女休闲倒置的原因
(1)男性的仪式性消费者。女人由男性消费的生产者转为男性生产的仪式性消费者,但实质上女人仍为男人的财产。正如原文所说:

“她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男人的动产。因为循例从事越位休闲及消费的人,是没有自由的奴仆挥之不去的标志。(P67)”

而对于底层赤贫,妇女成为家庭财力礼仪的唯一代言人,才迫不得已不消费贵重品。
(2)博取声誉的模仿。同时,另一个原因是,下层模仿上层,如原文:

“有闲阶级处在社会结构的顶层,以致于其生活态度及其价值标准,给社会提供了博取声誉的准绳。(P67)”

三、有闲阶级的博名手段

(一)、手段:休闲与消费

以时间精力为主的炫耀性休闲;以物品为主的炫耀性消费。

(二)、手段的选择:城市与乡村的分野

在小规模社会中,二者皆可,但社会分化后,一般倾向于炫耀性消费,如原文:

“为了让这些萍水相逢的旁观者印象深刻,并在这些人的注视下维持一己的恬然自得,某人的财力强度必须极尽彰显,以致任何人瞬间即了然于胸。(P69)”

人口流动大于人际交往广的城市中,一般选择炫耀性消费,具有强制性、份额大的特点,而在乡村中,因为炫耀式休闲可以借邻居家常来传播,休闲则多于消费。(此处的论述让我想起了涂尔干对有机团结与机械团结的区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
举例了印刷工人,由于印刷工厂的普遍性、专业性强、工资高,其流动性也高,进而导致与人建立关系较为短暂,倾向炫耀性消费。乃及成为了风尚礼节,储蓄少。

四、博名的发展阶段

于此的论述颇为契合中国当下,原文如下:

“随着经济向前发展,还有社会规模的扩大,休闲或许会逐渐式微以致弃而不用,而物品的炫耀性消费,无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重要性,都与日俱增。(P72)”

(一)、远古:休闲主导

职位歧视导致了休闲的荣耀性。

(二)、准平易阶段:休闲主导

1、手段选择:休闲。礼仪强制性规范与人情狭小稳定,强化了休闲。
2、于休闲的反抗:技艺本能。技艺本能一方面产生了职位歧视,推动了休闲的产生,但同时,技艺本能也抵触着炫耀性消费,也即对无用休闲的抵触。但是,如原文:

“正因这种要求唯有经管反省才会体会,所以当事物达到实质违反其要求前,这种反应通常较为迟钝且缺少约束力。(P74)”

(三)、平易相处阶段:休闲于消费的让步

1、技艺本能的革命。职位歧视的淡化,技艺本能的上升,如原文:

“随着强迫劳动的销声匿迹,附着在实用勤奋的耻辱感也不再那么尖锐,技艺的本能也因此开始发挥作用并日益稳定剂巩固。(P75)”

2、财力的隐藏。炫耀式休闲形式变化,内化为社会交往中,实际并未退出舞台;同时,财力差异将自己隐藏在所谓的美学和智力差异后。

(四)、挥霍:及其与技艺本能的互动

1、挥霍的含义。挥霍也即于全人类而言的浪费行为,是基于分出高下的财力较量理由产生的支出,Veblen于此使用此概念与个体的选择无关,也没有贬损之意。
2、挥霍的标准:技艺本能衡量。对挥霍的反感,正是人类技艺本能的体现。正如原文:

“所有支出是否属于挥霍所必须面临的测试,在于其是否直接有助于增进整体人类的生计——是否能在非个人独享下推动生命的进程。(P78)”

3、消费性物品与生产性物品。消费性物品是浪费占据优势,生产性物品是实用占据优势,但事实上,这正是基于人类心底的挥霍与技艺本能,这二者同时存在不可分割。 16.10.10 于正心

有闲阶级论 结构分解:dt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