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_通往奴役之路
扼要Hayek生平。20c20s - ’40s,两次世界性经理论论战,一是Mises与Hayek同Lange与Lerner的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可行性论战,这次论战在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于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有剖析,诸多经济学书籍都有提及;另一是Hayek与Keynes就商业周期的论战,在第二次论战中Hayek失去了一流经济学家的地位,而转向了政治哲学。这两次论战都有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经由两次世界大战与1929-1933年大萧条后,20c40s中央计划与社会民主主义成为进步信条,而于此时机,Hayek逆潮流宣扬古典自由主义;1947年,Hayek成立了Mont Pelerin Society(蒙佩尔兰学社)。1973年石油危机滞胀后,Freedman货币主义与Hayek的自由主义盛行,为Reagan与Thatcher的施政理念,Hayek为人重视,其晚年亦见证了苏维埃的倒塌。
扼要Hayek理念,其坚持市场是最为效率且理想的资源配置体制,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密切相关,为后者基础。更具体讲:第一,对于资本家控制世界的批评,Hayek剖析了私有财与自由的关系,私有财制度为自由的保障,富人掌权的世界仍有向上的流动,而好过只有掌权才能获取财富的社会。第二,Hayek呼吁法治之下的自由,自由只受到一般性规则的限制,并进而提出自由主义是宪政主义。政府处于法律之下,the rule of law, but not rule by law,政府不应该借助法律一无限延伸权力,因如此便无法预测政府的行为。而民主也不是目的,而是保障自由安定的手段。第三,Hayek也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而是主张政府在法律下用法律去管理社会,法律目的在于维系最大化的竞争,但与此的疑问是法律是人为制定而非自发形成,亦其悖论。第四,Hayek也指出,我们早已不知不觉中被已故思想家俘虏,这点同Foucault的“Knowledge becomes a force of control”思想颇为相近,而其进一步提出决定社会演化的是思想,这与Marx所认为的“the main dynamic of modern development is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istic economic mechanisms.”截然对立。至于我的倾向,似乎是骑墙派。
总体而言,Hayek致力于对时代精神——集体主义——的分析,并试图揭露隐蔽于自由主义下的集权主义思想。对于为何自由主义优于集体主义,人们却选择集体主义,Hayek则解释道,因自由主义蕴藏着自我毁灭的性质,当自由主义已经实现的繁荣,被人们习以为常时,便会唤起人们更多的要求,而旧的原则又妨碍了这些新的要求,人们就会不管不顾地要砸碎旧制度,但旧制度的崩溃必然会导致新要求的落空,反而使社会倒退。这种阐述,也即是Hayek后来所定义的建构主义,福利社会最终会成为束缚人的负担。但Hayek存在两个严重问题,其一是他淡化了很多概念,导致了更大的分歧,他将民族社会主义视为自由主义变形,将民主社会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等同,这些类比都是不恰当的。其二是他所赞赏的制度是人自发行动的制度,而非人为设计的制度(这个思想颇契合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演化)。但也因此产生了内在的悖论,自发秩序会陷于社会进化和群体选择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