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_Culture, Class, and Connections

Erickson B H. Culture, class, and connec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102(1): 217-251.
布迪厄对阶级和文化的分析是错误的,在于其忽略了社会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社会网络和工作中的阶级关系。他期望高地位的文化在阶级(分析)上有用,因为它与阶级相关,但工作中使用的文化其实同时包括与阶级有关的(用于统治)和与阶级无关的(用于协调)两种类型。高地位文化与阶级有关,但在竞争激烈的私营部门中被排除在外,不被使用。最广泛使用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多样性,而社会网络多样性是比阶级本身更好的文化多样性来源。

〇、引言

(一)布迪厄“两资本模型”概述

布迪厄的《区隔》一书已经为我们厘清阶级与文化之间的主要关联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区隔》忽视了社会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个人网络与工作关系。本文将揭示,个人网络是文化资源的主要来源,甚至比阶级本身对文化资源的贡献更重要。工作中的社会关系是阶级过程(class process)最直接形式的基本场所。本文将论述结构的重要性,且将展示一个有关于文化、阶级及二者关系的更复杂的理论图景。
布迪厄提供了阶级结构的分析模型与阶级再生产的生命历程分析,他讨论了阶级与文化在等级制中是彼此互相增强的。最高阶级的文化之所以是高雅文化,表面上是它们确实好,但实际上是因为它们是统治者的文化。反过来说,文化同经济资本一样,也是阶级的标志,帮助维持阶级的统治地位,并形塑个体生命机会。事实上,布迪厄认为文化是一种资本的形式,同经济资本作为分析角度一样有效,“文化资本”是随着一个人的文化声望高低而变化的:文化资本的数量,对于典型的处于阶级结构底层的文化来说是最少的,对于典型的精英文化来说是最大的。
布迪厄同时使用了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去描述阶级模型的两个维度。垂直的维度考虑资本的总量:越高地位的阶级,人们就越是拥有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水平的维度考虑资本的组成,或者说文化资本相对于经济资本的强度。比如说,教授与大商人同时属于统治阶级,但文化资本在学术界更有用,经济资本在商界更有用;同时,相对于中小学老师,教授有着更多的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同理,相对于商业新人,商业精英也有着更多的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这个模型是对阶级结构的概览,在具体的细节方面,布迪厄引入了“场域”这一概念。不同的场域中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重要性不同,但人们总是根据这些因素的某种组合来进行排名。各个领域的文化水平和范围各不相同,但是,在每个领域内,高层拥有更有声望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助于他们控制和合法化他们的控制。各个领域的文化形式各不相同,但在每个场域中,相关的形式都是从整个文化层次中选择出来的,其方式有利于该场域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因此,每个场域都应该单独分析,但每个场域在其明显独特的细节背后,都有着相同的逻辑。尽管布迪厄强调了场域的理论重要性,但他对这些场域是什么,及如何在研究中识别它们却几乎只字未提。

(二)布迪厄“两资本模型”问题

1、社会资本

两资本模型的理论问题在于,其忽视了重要的第三种的资本形式:“社会资本,一种作为社会联系、荣誉与尊严的资本。”社会联系如此重要,不应该被忽视。早前有关社会联系与阶级的研究,显示了有着更好出身与更好工作的人们往往有着更好的网络,那些有着优质网络的人们往往也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这里,我想讨论较少谈及的文化与网络,论述网络的多样性实际也关联着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说,网络相较于阶级对文化有着更多的影响。(但是)我得在先讨论如何概念化文化后,再讨论这个问题。

2、文化资本:是品味的等级制还是知识的等级制?

两资本模型的另一个理论问题在于,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本身。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的形式与内容都是按照声望与“区隔”来等级化的,更高阶级的人有着更高阶级的文化。但是一些北美研究,同布迪厄自己在法国做的研究相比较,显示了不同的图景。Peterson论述了更高地位的人们的确相较于更低地位的人们消费一些高雅文化,但只有极少数高地位人们始终偏爱某一特定的文化形式,社会精英们其实没有一个统一的品味侧写。同时,更高地位的人们也不仅只爱高雅文化,他们接触多种文化,而不仅仅是精英形式(的文化),他们不是文化自负者(snobs),而是文化杂食者(omnivores)。Lamont论述道,美国的中上阶级不同于法国的中上阶级,在建构社会边界时他们更少的使用高地位文化,但他们都使用几种有价值的文化形式。基于以往研究,我认为文化不平等实际上不在于一种品味的等级制,而是一种知识的等级制(那些对肥皂剧或高雅歌剧知之甚少的人与那些能够兼谈二者的人)。那些拥有多种文化知识的人,无论是在商界职场还是社交闲谈,都能找到合适的谈资来应对自如。那些谈资甚多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相反,如果不能再合适场合说合适的话,这个人在这场游戏中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玩家。因此,最广泛且实用的文化资源形式,是“文化多样性”,且对相关文化的规则都不陌生。

(三)布迪厄的文化概念问题

1、文化资源的操作化:从品味到熟悉感

本文考虑的文化资源,仅仅在对各样文化体裁的熟悉感(familiarity)的方面进行考量。虽然布迪厄的讨论已经囊括了文化的很多方面如品味与藏品,其他人也对文化产品的复杂性也多有讨论。本文对于文化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文化的形式,这些文化形式在寻找阶级位置或处理阶级关系时十分有用,这些用途是社会性的:人们在求职面试中留下或好或坏的印象、工作中的社会关系,或是建立可以帮助求职或工作的社会网络的过程。在这里,对于文化的纯熟感就足够了。一个人不需要喜欢一种类型或拥有任何相关作品就能参与到关于它的对话中,而熟悉感是最可移植与可控的文化形式,如果需要,它总是可用的;如果不合适,它是可抑制的。

2、理论与数据的匹配

(1)场域理论与数据检验:从调查数据到行业数据
《区隔》一书中的讨论也存在理论与用于检验理论的数据类型间不匹配的问题。布迪厄的理论性讨论强调了场域和场域内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场域是发生阶级斗争的具体社会环境。但是除了这些轶事,《区隔》一书建立于对法国职业及其匹配的休闲生活方式的调查数据,而“相同”职业的不同受访者,必然是来自于很多不同
的场域,这样的数据是没有办法用于去分辨场域或是观察场域内的阶级关系的。本文认为,对于场域的一个重要解释是特定地方市场中的行业。这是因为行业往往在社会结构中有独特的位置,有自己的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有自己的公司间的商业竞争、人与人间的工作竞争,有自己的独特公司组织形式,及不同职位的人之间的关系。诚然,行业研究是一个案例研究,我们必须谨慎地进行更广泛的概括。但也如布迪厄本人认为,所有场域的动态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必须研究特定的场域,才能清楚地看到这些动态。因此本文将报告某一大都会的某一行业,该行业竞争激烈、监管很少,因此它为私营部门的阶级关系提供了一个清晰而鲜明的例子。
(2)阶级理论与数据检验:从休闲生活到工作生活
《区隔》一书中,理论和数据之间的不匹配,既包括对“场域”研究的失败,也包括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关注。在休闲生活中,阶级只是影响生活方式的众多因素之一,文化也只是划分社会界限的众多方式之一。阶级界限确实存在于工作之外的社会关系中,但它们被其他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所模糊。休闲生活只是部分地与阶级有关,而工作生活构成了阶级。因此,在阶级与文化的研究中,工作中的阶级关系不应该再被忽视了。

3、统治与协调:文化的with与in

在企业组织中,文化在具体阶级结构中到底起什么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记住,成功的公司必须同时具有统治性和协调性。
布迪厄强调统治: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有权力和权威。本文部分同意布迪厄的观点,本文认为在统治中具有效用的文化,是一种与阶级相关的文化。那些经营公司的人,越多地使用相比于下属而言他们更了解的文化,他们的优势就越被强调和证明是正确的;人们的地位越高,就越容易接触到更高层次的网络和他们独特的亚文化;他们采用这些亚文化的次数越多,就能(在等级制度中)爬得越高。
但是到底什么是统治文化?在私营部门中,本文的观点绝不同于布迪厄的“区隔”或是最高地位的文化形式。在私营部门中高雅文化被认为是对时间的浪费,被积极地排除在工作之外,(当然,)高地位文化在私营部门的高端部门是有一定价值的,这是因为对艺术的支持提高了公司的地位,关键参与者必须与不同类型的公司和政府保持联系;但是,商界精英虽然强大,却只是商界的一小部分,大多数企业的规模都不大,就像本文所报道的案例,大多数企业领导人“关心的只是他们公司的眼前利益”。
作为一种场域的竞争性的、次要的私营部门行业,无疑是布迪厄认为的文化资本相比于经济资本,被相对限制为不那么重要的。但是布迪厄的论述并不意味着彻底地将文化资本排除在外,尽管高等级文化在更商业性的领域是被轻视一些的,在他的阶级结构的分析中,他展示了阶级与高地位文化在所有场景下的关联。布迪厄的这种理论模式,在本文研究的场域也适用:老板和经理比主管和员工更了解高地位文化;但老板和管理者也更了解对他们更直接盈利的商业文化。因此,从高级午餐到商业期刊,他们把高雅文化排除在外,选择了商业文化,从而同时展示了他们的文化优越感和职业道德。即便在统治的动力中,与阶级相关的(with)关联(的文化)与在阶级中(in)的有用的(文化)完全不同[yuteng注:即高等文化不等于商业文化,而布迪厄只看到了高等文化,忽视了场域内的文化;后文佐证了这一作者的简略:Culture that has little or no correlation with class is a necessary part of class relationships. ]。
但单纯的谈统治还不够,公司的规则制定者也必须协调和动员公司内所有等级的人努力工作,而这要求一种用于可跨阶级边界来润滑关系的分享文化。与阶级较少关联或无关的文化实际上在阶级关系中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依赖于阶级的(文化分析)无疑是错误的:首先,某一场域中与阶级相关的文化有的被用于阶级关系,有的没有;其次,一些文化被使用,恰恰是因为它与阶级无关。我完全同意布迪厄关于某种文化的普遍重要性的观点,但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遍有用的文化。没有一种文化类型(types of culture)(如文化资本)能在所有场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推动阶级的动态变迁,每个场域至少需要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一种用于统治,一种用于整合,一种与阶级相关,另一种与之无关。

(四)布迪厄对网络的低估:“阶级结构、社会网络”与文化资源

文化资本在某些时候确实很重要,例如,作为学术成功和婚姻选择的基础。因此,一个拥有丰富的、有用的文化储备的人应该掌握相当多的文化类型,以便根据需要被区隔出来、变得有条理或受欢迎。这让我们回到了我之前的观点,即最广泛使用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多样性,而文化多样性与社交网络多样性紧密相连。那些与更广泛的人交往的人必须对他人所展示的更广泛的文化作出反应,从而发展出更广泛的文化体系(repertoire)。现在,当人们处于不同的结构位置时,他们的文化会更加多样化,因为文化差异和结构边界会相互加强。我将“网络多样性”定义为在一个网络中不同阶级的数量,使用Wright的阶级类型学的变体,具体描述将在后文展开,与其他的阶级类型学(包括布迪厄使用的职业类别)相比,Wright的方法让我们更接近具体社会结构中的真实差距。网络中阶级的多样性越大,一个人的文化就越多样化,尤其是那些与阶级差异最相关的文化差异。因此,与布迪厄不同的是,本文在分析文化资源时,把社交网络作为一个主要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次要的角色。

(五)布迪厄对时间的低估:“阶级结构、生命历程阶段”与文化资源

尽管布迪厄低估了阶级结构在工作场所和社交网络中的重要性,但他在生命周期的分析中高估了阶级结构的重要性。他还过分简化了阶级轨迹的不同阶段,仿佛从父母的教育到现在的工作,每一步都与文化有着同样的关系。本文认为,阶级的形式同文化的形式一样,需要被拆解,且文化的形式同阶级的形式、其他不平等,一个人的社会网络中的阶级多样性有着明显不同的关系。

1、布迪厄的看法

像曼海姆(Mannheim)一样,布迪厄认为,早年学到的文化取向是无意识的,被行动者本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很难改变且在形成行动者自身对后来经历的反应方面十分强效。沿着布迪厄的理论,孩子学习父母的阶级文化取向,这种文化取向决定了孩子的阶级轨迹。父母地位高的孩子“自然地”在社会化过程中喜欢并了解学校教授和奖励的那种社会地位高的文化。因此,这些孩子往往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表现良好,这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的文化资本。随着人们从学校搬到工作岗位,那些拥有更好的学位和更多的修养的人得到了更好的工作。
这个故事高估了父母阶层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布迪厄认为,儿童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很大程度上无意识的倾向(惯习),这种惯习塑造了他们所有品味的外在表现。布迪厄承认,人们在生活中确实背负着新的文化包袱,他们把这种经历看作是对他们自然喜欢的事物的自由选择,但他们只喜欢那些符合他们惯习的事物。所以他们学习新的东西,但是同样的东西,他们的文化资本仍然是保持不变的。如果他们试图有意地增加资本(例如,通过参加葡萄酒研讨会或打高尔夫球),他们不可能足够自然地做到比在家里学到的那样,更能在社会上令人信服地展示自己的品味。从文化上讲,家庭就是命运。

2、批判布迪厄:其低估不同时期的影响

但是家庭不能决定命运。在一个社会阶级结构和文化可能性在一代人间迅速变化的时代,父母的文化框架有时其实会落伍,事实上,孩子们更长时间地是从学校教育中获得巨大的文化注入,是学校教育而不是他们父母的教育更长的、更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机会;文化也不像布迪厄所暗示的那样轻易受到有意识的操纵。人生的重大转变,尤其是向成年的过渡,可以改变旧的设想,提供一个充满一系列新选择的“清新邂逅”。
不同与布迪厄,本文不认为文化是早期生活中根深蒂固的单向度的东西。文化包括在生活的不同时期学习到的许多体裁(genres)。例如,人们往往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更多地是体育爱好者,在学校里才学习了很多他们所知道的高雅书籍或艺术,而获得商业趋势或餐馆知识则是现在这个时候。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学校教育、过去的阶级和现在的阶级,对于不同的文化体裁有着不同的相对重要性。

(六)布迪厄对其他不平等的低估:“阶级结构、其他不平等”与文化资源

布迪厄的生命周期分析不仅高估了父母阶级(对文化)的形成影响,而且低估了阶级以外的不平等形式的重要性。诚如Hall认为,性别和民族是文化的重要且独立的基础,包括文化资本以外的多种文化。所有主要形式的不平等都会产生维持文化差异的群体边界。所有这些都倾向于为占主导地位的群体创造某种文化优势,这些群体会对某些形式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而这些文化形式在战略上是有用的,因为更有权势的人会更多地参与其中。所有形式的优势也倾向于产生网络,从而产生更大的文化多样性。鉴于我对多种文化类型的强调,多种形式的不平等尤其重要,因为每种类型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与不平等相关联。

一个具有讽刺意味且重要的结果是,为某些形式的不平等架起桥梁的体裁,可以同时强化其他形式。下面的研究表明,体育是一种有用的跨阶级协调类型,在所有阶级都很受欢迎,被广泛视为与工作中的他人可有共同之处,谈论体育有助于建立跨阶级的合作关系。但与此同时,女性和在外国出生的人对体育的了解则要少得多,因此她们在非正式的社交网络中处于边缘地位,这些社交网络既能保持公司的一体化,又有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

一、争论的回顾[上文总结]

上文我们已经与布迪厄进行了批判性对话,这一对话使我们对社会结构与文化、个人发展轨迹与文化有了不同的看法。

(一)“体裁”的概念:文化多样性

复杂的现代社会有许多重要的不平等形式,包括如性别、种族以及阶级。每种形式都有不同的社会边界和社会网络,这些社会边界和社会网络支持着与之相关的不同的文化差异。没有一种文化等级与所有形式的不平等有关。相反,体裁流派(genres)这一概念,(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区分某一种不平等的程度,(另一方面)这一概念也可以跨越边界,连接统合另一种不平等的程度。例如,体育运动把男女分开,却把各个阶层的男人团结起来。
此外,每种形式的不平等本身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包括许多不同的社会背景。虽然我们说的是特指的(the)阶级结构,但其实工作世界包括很多的行业和市场,这些行业市场具有不同的文化分布和相关规则。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作家网络,高地位文化在区分社会地位和等级方面很重要;但在其他许多国家,包括非精英阶层的大量私营企业,高地位文化被定义为一种无关紧要的时间浪费,商业文化盛行其中,且(同其他场域)与众不同。

(二)“网络”的概念:网络多样性

此外,即便在一个场域内,我们考量不平等的动力,也永远是有着不止一种的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同不平等的群体之间必然存在着边界一般,其间也必然存在着关系。因此,许多行动者既利用着跨群体边界的文化,也利用不同群体内有各自特色的文化。
从个体角度讲,最有用的文化资源是对许多文化体裁流派(genres)的一点实用知识,再加上对在何种背景下使用何种文化的良好理解。(只要)具备了文化多样性及其相关的规则,一个人便可以在许多环境中获得成功;如果一个人只具备了大量的高雅文化,他就会在处理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便多半会)遭受挫败。文化的多样性并不主要来自阶级,或任何其他单一的属性或社会位置,因为这些都只与某些文化形式(forms of culture)有关。相反,最有利于文化多样性的,是个体与许多不同地方(locations)的人接触:网络多样性建构了文化多样性。社会地位高的人,当然会有更好的文化资源,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而是因为社会地位高的人拥有多样化的人际网络。

(三)“时间”的角度:生命的历程

当人们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移动时,他们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移动,在这些社会环境中,不同类型的文化(对个体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所以在个体所学习的所有文化体裁中,没有一个人生阶段(所学习的体裁)是占主导地位的。当他们移动时,他们会继续学习;家庭出身的早期影响只是众多影响中的一种,总体上不如教育和成人社交网络的后期影响那么强大。

(四)后文:操作化与实证

本文在竞争激烈的私营行业——多伦多证券行业——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检验。在本文中:
(1)首先,本文将讨论如何测量(个体对)几种体裁流派的熟悉程度、这些体裁流派如何与阶级相关联,以及这些体裁流派在何种程度上进入工作场所。
(2)其次,本文讨论了如何测量网络多样性,及网络多样性与阶级和文化的关系。
(3)最后,本文探讨了文化在早期生活(家庭背景、其他形式的不平等、教育)、过去的工作生涯、当前的阶级与社会网络中的可能根源。a.本文期望找到许多有用的文化形式,而不是一种;b.文化形式与不平等形式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不是(用简单的某)一种关联着高地位的高地位文化贯穿个体的一生,c.以及文化多样性和网络多样性之间的主要联系。

二、研究方法[变量设置]

(一)研究对象:保安公司的职员

研究对象为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安保公司。虽然这是单个行业的案例研究,但安保行业是民营企业竞争激烈的外围行业的典型代表。安大略省的私人保安公司几乎没有政府监管或自我监管;没有行业范围内的标准,也没有强制执行这些标准的方法;培训水平低;个人工作保障和晋升前景较差;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创办一家安全公司,而小公司的兴起和消亡率都很高。
在竞争激烈的私营场域,文化运作的方式可能与其他场域截然不同。特别是,这些场域限制了高地位文化的范围。(1)首先,市场的无情压力迫使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专注于业务,排除无关的修养表现。(2)其次,拥有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大型企业数量不足,限制了将教育作为招聘或晋升的基础。
在本文的最后,我将讨论文化游戏在其他场域的不同之处。同时,本文注意到这类场域很重要。服务业现在是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整个私营部门的竞争性外围雇用了大量的人。如果把高地位的文化资本排除在这些场域之外,而不是仅仅发挥比其他场域更小的作用,这是一个具有相当大的经验范围和理论重要性的社会事实。此外,低地位的服务业代表了资本主义最不受约束的形式之一。过去,我们研究工厂是为了看到一种痛苦形式的阶级斗争,而现在,我们或许应该研究汗流浃背的服务业中的“McJobs”,以最清晰地看到剥削。

(二)受访者概述

我的研究团队从黄页上列出了一份保安公司的名单,一份有执照的保安和调查公司的名单,以及初步的电话调查。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50%的公司(161家公司)仍在运营。(1)150家公司中,至少有一位老板或高级经理进行了个人访谈,所以我们接触到行业上层人士的机会很大。(2)与行业其他人的联系则更加多样化:一些公司不允许我们进一步联系,一些公司让我们征求志愿者,一些公司让我们在工作中直接与员工联系,还有一些公司让我们从完整的人员名单中随机抽取样本。因此,尽管受访者来自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安全工作,但该样本可能在更高级别更具有代表性。393名受访者包括154名雇员(70%为男性)、46名主管(supervisors,69%为男性)、80名管理人员(managers,91%为男性)和112名老板(94%为男性)。这项调查是在1991年5月至1992年1月间进行的。

(三)生命历程变量

生活历程变量包括(1)父母教育与父母阶级、(2)受访者教育、(3)受访者过去工作经历和(4)受访者当前阶级。
1、父母教育与父母阶级
父母教育与父母阶级变量有很多缺失值,但这一变量又在布迪厄的论点中很重要,所以本文折中用父母双方回答率相对较好的那个变量。(1)母亲所受的教育是依据她完成正规教育的年数。这一项的数据缺失率为22.7%,但母亲所在阶级的数据缺失率要高得多,因为一半的母亲是家庭主妇。(2)父亲的阶级是他是否做过自雇者,数据缺失率为9.7%,但父亲教育缺失率为23.9%。不管这些变量是被包括或被省略,以增加可用的案例数量,本文发现了非常相似的结果。
2、受访者教育、受访者过去工作经历、受访者当前阶级
至于受访者,(1)教育是指完成正规教育的年数。(2)过往的工作经验包括在保安行业的多年经验,加上先前的阶级,或受访者在开始在他或她现在的公司工作前,是否曾经是老板或经理。(3)当前的阶级是自我报告的阶级,如老板、经理、主管或员工。
在这个行业中,没有必要采取更复杂的措施(如Wright在1985年的做法),因为在这个行业中,企业内部的阶级地位非常明确,而且企业之间的地位相当相似。

(四)其他形式的不平等变量

其他形式的不平等包括(1)种族、(2)出生地和(3)性别。如果受访者觉得自己最接近的族群是华人、日本人、加拿大原住民、西印度人、非洲人、韩国人、越南人、东印度人或巴基斯坦人,那么他们的种族编码就是非白人。出生地是按着出生国,编码为加拿大(本国人)与任何其他国家的哑变量。性别的男性得分为“1”,女性得分为“0”。(4)本文还把年龄作为早期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老年人有更长的时间来建立文化知识和社交网络。

(五)社会网络变量:Wright的拓展

1、Wright的理论拓展

本文开发了一种新的网络多样性测量方法。网络多样性在这里很重要,因为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包括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化,所以为了对应文化差异,以某种方式定义“不同类型的人”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文化差异在社会结构中具有截然不同的位置(location),而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就是阶级结构(class structure),所以本文聚焦于阶级和阶级分数。
受Wright(1985)的三个主要阶级维度启发,受访者报告他们是否认识19个类别中的每一个类别的人:对财产的控制、对组织的控制和对技能的控制。访问员询问受访者:“现在我想问你,在多伦多地区,你是否认识从事某一行业的人,例如,你是否认识任何律师。请数一数你认识的人,哪怕你们关系一般,但你能和他们唠嗑。”如果被调查者说他认识某一类人,访问员还会问他或她是否有这一(职业)类型的死党闺蜜,以及他或她是否认识这一(职业)类型的亲戚。这让我们可以同时在弱关系(某一职业类型中的任何人)和强关系(某一职业类型中的亲密朋友或亲戚)中测量多样性。
这些(职业)类型包括一个基于控制财产(您自己公司之外的企业所有者)和两个基于控制组织(除了您自己的公司和主管之外,还经营其他机构的业务经理)。由于控制某种技能的人构成了劳动力的很大一部分,并且各不相同,所以本文对这个维度使用的类别比其他维度更多,并且本文强调了与安保行业相关的各种技能。(最终)本文的类别包括八种专业性职业和半专业性职业(律师、医生、工程师、教授、学校教师、银行家、保险经纪人和会计师),四种蓝领行业(木匠、电工、锁匠和水管工),以及四种警衔(巡警、巡佐、警探和督察)。

2、为何不用林南的

这种网络多样性的方法借鉴了Lin和Dumin(1986)的做法,但使用地更多是面向结构的内容。Lin和Dumin询问了受访者与不同声望级别的职业人士的接触情况,Lin和Dumin的版本(1986)与Lin(1982)的网络和资源获取理论相一致,但不太适合研究结构和文化。广义的职业名称结合了很多处于不同结构位置(location)的特定工作,而职业声望级别结合了许多不同的职业名称,因此声望级别并不对应于结构差异。Wright的阶级方法强调统治和剥削结构中的位置,并与社会结构中真正的分裂(包括工作上的分裂和友谊上的分裂)有更密切的对应关系。

3、其他理论支撑:Peterson的工作

Peterson和Simkus(1992)在独立于我的研究外,使用了一种稍微不同的理论基础,开发了另一组与文化差异相对应的“职业群体”。他们“将工作条件相同、对社会和文化技能要求相同的职业组合在一起”,并表明这些群体的品味确实各不相同。幸运的是,他们的职业地位组和我的网络多样性测量的组成部分有相当多的重叠。我包括了至少6个他们群体的例子(更高和更低的文化,更高和更低的技术,更高和更低的管理,更高的销售员,熟练工,和安保服务),这些群体涵盖了大部分的文化范围,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偏向于文化更多样化的群体。这给了我们一些经验和理论上的理由,让我们相信,我对网络多样性的衡量,也是对接触各种文化体验(repertoires)的衡量。

(六)体裁流派(genres)

为了衡量(受访对)体裁流派的知识,本文借鉴了多伦多早期的阶级与文化的研究成果(Erickson 1991),该研究探索了布迪厄理论中突出的四种类型(书籍、艺术、电影和餐饮)的地方性相关知识的测量方法。Erickson发现,这些体裁流派的确因阶级而异,但被排除在私营部门的工作场所之外,而私营部门盛行的是一种商业化的文化。[Erickson, Bonnie H. 1991. “What Is Good Taste Good For?” 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28:255-78. ]
本文决定修改早期的类型尺度,以包含更多可能与一般业务(尤其是安全行业)相关的项目。此外,本文想要超越早期研究对文化资本的关注,既要减少一些受访者的不适感,也要探究与阶级无关的文化的作用。作者与一位在安全行业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关键线人进行了协商,使用了一些新问题。

1、书籍与餐饮

(1)在书籍方面,我保留了两本加拿大经典和两本英国经典,但增加了更受欢迎的惊悚小说、科幻小说和动作片,另外还有两本目前在商界很流行的书。(2)对于餐饮,我创造了一个新的大规模问卷表,比原来有更多的低消费餐饮、餐饮的范围也更广。
我问受访者是否听说过或读过13本书中的每一本书(阅读一本书得分为2分,听说过一本书得分为1分,没有一本书得分为0分),使用的所有问题的详细信息将在下面的结果部分中讨论。我问他们是否听说过或去过12家餐厅中的每一家(去一家餐厅得分为2分,只听说过一家餐厅得分为1分,没有一家得分为0分)。

3、艺术、杂志与体育

对于艺术,(1)我使用了早期研究中20位艺术家中的10位,较短的版本信度更可靠(听说过一位艺术家得了“1分……没有听说过得了“0分”)。我放弃了电影,因为这个量表与阶级的关系最弱,可靠性最差,从而为两种新类型腾出了空间。(2)一种是杂志,一种精选的商业和高发行量的杂志——倾向于探索商业和流行文化。我询问受访者在过去6个月中是否阅读了15本杂志中的每一本(读过得分为1分,没读过得分为0分)。(3)第二种新类型是体育,我认为这是工作中最常讨论的话题。我问人们是否听说过来自不同运动领域的15位杰出运动员(听过得分为1,没听过得分为0)。这五种类型所选择的文化资本水平各不相同,从高水平的艺术和书籍到低水平的体育。
为了探究职场文化的表达,我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进行了编码:“你和同事有什么共同的兴趣?”虽然受访者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但他们的回答表明,他们的回答是基于共同的品味和活动,因为这些都是通过工作中的社交互动来揭示的。下面的表2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共享兴趣清单,这些都是适合对话的主题。一些受访者明确表示,他们在想工作中谈论的事情。

三、结论[待译]

(一)体裁形式与阶级:因子分析

1、阶级与懂不懂统治文化相关,老板才听贝多芬

Table 1 shows that the security field includes many well-defined genres, including four that are related to class (ri2 = .13-27) and many that are relatively weakly related to class (with ri2= .06 at most) or not related at all. So far as correlation with class goes, several genres could play a part in domination, and several could play a part in coordination, but only some do get used.
Owners and managers know more about books and about art than do the supervisors and employees working below them,

2、文化的细分:统治文化与特定场域文化不同

but, as I argued above, I do not expect the dominant classes to use this particular cultural advantage in the workplace, where high-status culture is out of place according to the dominant profit-oriented business culture that the owners and managers themselves insist upon.

3、阶级与懂不懂协调文化不相关,大家都看NBA

A popular, cross-class genre useful in coordination must be popular in two senses: little related to class and well-known within each class. This leaves us with two likely candidates: popular sports and chain restrauants.

(二)工作中的体裁:普通百分比

One of our open-ended survey questions asked “What interests do you have in common with people at work?”

1、更高阶级:商业文化更多与高雅文化更少

Employees do the least rewarding work and are the least likely to see work as a common interest…On the other hand, many owners and managers see the work itself as a major shared interest, described more positively and with more involvement.
higher-class people were no more likely than others to mention books… Of all the genres correlated with class, only business genres are allowed much expression because only these are seen as relevant in the eyes of the powerful.

3、所有阶级:体育文化更多与高雅文化更少

sports is so much a cross-class widespread interest that it is very useful in tending work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 within classes.

(三)网络多样性与阶级:均值检验,网络多样性与阶级的正相关

1、阶级效应与网络效应经常重叠

Cultural variety is related to class: higher-class people know as much or more than others do about all the genres examined here, but much of what seems to be individual class effects may be network effects in disguise, since class level and network variety are correlated.

2、Peterson基于职业多样性代表网络多样性,基于阶级代表网络多样性

Prestige levels do not identify distinct social settings that can maintai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prestige levels do not correspond well to class locations, so they can tell us little about interclass relationships. Thus I prefer to define network diversity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distinct class fractions to which a person has ties.

3、基于强关系代表网络多样性,基于弱关系代表网络多样性

it is the weaker ties that connect us to the greatest variety of classes and of culture…Surveys confined to stronger ties greatly underestimate the extent to which class is correlated with larger, richer networks.

(四)网络多样性与体裁:相关性检验,网络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弱关系的正相关

The results are powerful, simple, and consistent: network divers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familiarity with all five class-linked genres, and the relationship gets stronger as the tie considered gets weaker.
The apparent link between network divers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however, may be misleading since networks and culture both have roots in class trajectory, education, and other forms of inequality. A life course analysis of the roots of culture will give a clearer view.

(五)体裁与生命历程:早期生活[多元线性回归]

network diversity is strongly related to genre knowledge with or without controls for all the other variables in these regressions.

1、人有能动性,其体裁流派知识随时间变化

The life course timing of genre knowledge depends on the social script for what people do at various life stages: playing sports and talking sports in youth, studying art and books in schools but eating in currently available restaurants and reading current books.

2、人有能动性,其体裁流派知识受教育影响

We often think of education as a proxy for class location or as part of class reproduction but should not forget that the world of education is quite a different field from the world of work and has a different set of connections to culture.

3、人受结构影响,(非阶级的)其他不平等形式作用

these data suggest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for other forms of inequality that operate from early life onward.
Overall, the results remind us that all forms of structural division contribut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Class alone can never tell the whole story of culture (see also Hall 1992), and different forms of inequality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relevance for various genres.

4、文化的类型学:统治知识与协调知识(体育有助于协调阶级,但加剧其他不平等形式)

If we look at class alone, sports is a relatively classless genre useful in coordinating ties between classes…But, if we turn from class to other forms of inequality, we see that sports knowledge contributes to domination in these even while it contributes to coordination between classes.
Sports culture handicaps women and the foreign born all the more because, as we have seen, sports knowledge has roots early in life.

(六)体裁与生命历程:工作生活,阶级的文化是工作上需要使用的文化

Thus the strongest of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genre knowledge, that is knowledge of restaurants and business magazin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class differences in what people do at work. What a banal finding this is, compared to Bourdieu’s more subtle and counterintuitive argument relating class and distinction. Class culture is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actually about class, with higher-class people consuming forms of culture that have direct application in their jobs.
One’s own class, past or pres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only some genres: the ones that higher-class people use more at work than lower-class people do.

(七)体裁与生命历程:网络多样性始终显著,而阶级并未始终显著

四、讨论[待译]

(一)总结

本文从社会结构的两个方面对布迪厄的观点进行了扩展和修正:社会网络和工作场所的阶级结构。在工作中,文化的使用比布迪厄所引导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布迪厄认为,与阶级相关的文化,尤其是地位较高的文化,有助于上层阶级统治下层阶级。
(1)但事实上,与阶级相关并不等同于(文化在)阶级关系中的有用性,一些与阶级相关的文化形式在私营部门没有得到应用,因为它们是无利可图的、无关紧要的东西,而上层阶级会通过专注于做生意而将其排除在外。在商界,地位高的文化尤其被排除在浪费时间之外,商业文化本身支持了统治。
(2)同时,盈利的工作组织需要阶级内部和阶级之间的协调以及主导。在协调方面有用的文化与阶级无关,甚至几乎不相关,在每个阶级中都很受欢迎,而且内容丰富,足以提供令人愉快的对话。
(3)但这种融入阶级的文化也可能会加剧其他种类的不平等。如把所有本国出生的、所有有正当工作的不同阶级的男性联系在一起的体育谈话,却也排除了每个阶级中的女性和外国出生的少数族裔。
文化如何在其他类型的工作组织中发挥作用?毫无疑问,在除了竞争激烈的私营部门外的许多组织中,高地位文化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不太受市场力量影响的组织中,例如政府官僚机构和大学,因无需立即进行商业用途,有更多的讨论空间…学者们确实比安保老板或经理们花更多的工作时间谈论有教养的话题,但是学者们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展示他们的“商业文化”,例如,展示对学术期刊(而不是商业杂志)的熟悉程度…这是一个非常类似布迪厄的论点,因为他强调表面上不同的场域,其文化游戏存在内在的相似性,但本文所描述的文化游戏是一个更复杂的游戏。

(二)展望:文化类型学、阶级类型学、比较研究

I argue that we need not one master variable for culture but several variables: high-status culture, field-specific forms of dominating and coordinating culture, and cultural variety. We also need multiple class variables since different forms of culture have differing relationships to parental class, parental education, one’s own education, and one’s past and present class positions.
Unlike Bourdieu, who gives mere glancing references to social capital, I argue that network varie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ass as a source of cultural variety.
We need more comparative research that includes the two structural themes stressed in this article: social networks and class relations in specific fields.

五、拓展: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互相转化

Lewis K, Kaufman J. The conversion of cultural tastes into social networ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8, 123(6): 1684-1742.

it clarifies, integrates, and expands upon prior work to develop a more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the conversion of cultural tastes into social relationships.

六、王宁老师的评论_20190328

(一)《区隔》贡献不在于消费社会学,而在于社会分层。

(1)社会分层学者忽视了布迪厄的贡献,以往主要研究社会不平等,学者建构的测量体系与真实实践是否一致,Weber、Marx外在的分层。
(2)但是布迪厄发现了taste,一方面可以作为客观的分层;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内在的,彼此可以归属为一种群体,这是一种实践角度的社会分层。展演的过程、塑性的过程,阶级的边界。同时趣味是被结构的结构,对应论。
eg.择偶,即阶级与阶级的结合、文化与文化的结合

(二)地位划分的合法性标准:挑战布迪厄的阶层对应论。

(1)Erickson认为除了竞争外还有合作协调,区隔-团结、不平等-平等。寻找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共同性,通过共同文化拉近距离,符合大家都接受的东西,天气、孩子、体育。
(2)上层社会是杂食的,下层社会是单食的。判断分层是更杂食,还是更单食。

(三)晚近

大众教育的兴起,财富不再是阶层地位的划分。社会开始分层标准合法性的竞争。

(四)如何再发展理论

(1)用什么物品来区隔?a.不同的区隔物品:布迪厄理论在美国遇到反例,美国学者需要本土化,布迪厄过多强调法国社会的,而美国社会有不同的区隔东西;b.相同的区隔物品:再如红酒怎么喝,是喝还是品;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星巴克在美国low而在中国high,趣味的跨国升级效应
(2)用什么标准来区隔?a.不同地区:布迪厄理论在香港、中国没有解释力,中国学者也需要发展本土化的理论,不是文化资本,而是经济资本,“xx人只认钱”;b.不同时期:国家权力推广的趣味,贵族标准崩溃,趣味成为反面,谁是趣味的立法者?这也导致了建国与民国完全不一样的知识分子。改革开放后,趣味立法的真空区,导致了权力精英、乃及普罗大众的趣味堕落。中国人需要幽默感,可以拉近人与人距离的高雅趣味。
(3)区隔是单向的么?什么是嘲笑?高向低的鄙视,但同时低也向高嘲笑,互相的鄙视。
(4)区隔难以测量云端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