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_缺席与断裂

渠敬东. 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 商务印书馆,2017.

“今天仍与二十年前一样,人们依然广泛地处于失范的状态之中。这种体验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加深刻、焦灼;甚至对于当代西方世界的认识,也同样有了这样的感受,似乎更为猛烈的激荡和剧变还未到来。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构成的双重压力下,在沉渣泛起的意见世界中,不安和无措成为了人们感受性的存在基调。”(渠敬东,2017:3)

渠敬东这批人是不同于我的学术脉络,但我非常尊敬他们。《缺席与断裂》这本书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再到福柯,九十年代的写作非常欧陆社会哲学,是伦理学的取向。读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厘清一些基础概念,如失范。当然,诚如李猛的评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更深远的,对当代人类如何自处的拷问;李猛对此书的批评也很详尽,我不再班门弄斧。
题外话,除了伦理学的启示外。(1)渠敬东让我联想了自身对于社会学研究问题的看法。虽然学界最流行的是中层研究,但我的基本兴趣仍是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对具体领域反而兴趣乏陈。就理论而言,如果说我们正处于弥散于全社会的功利主义文化之中,那么这种文化的制度来源与网络来源为何?其中因果机制为何?概念上讲,就是文化、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网络的关系为何?(2)此外,渠敬东的社会哲学范式让我反思对西方哲学的忽视,我看不懂他论述海德格的这部分,我没有这方面的训练,未来如有机会应加以学习。

前言

渠敬东认为,通过非关系的失范可以为关系分析提供补充,关系分析的问题在于(1)主体间性困境;(2)忽视权力分析;(3)忽视行动实践是创造性的生成过程。

导言 苏格拉底之死

渠敬东在本章巧妙地将传统政治哲学问题转为了社会学问题。通过指出苏格拉底即是个体,也是契约当事人的双重身份,理解苏格拉底之死实际是平衡这一矛盾的行动。事实上,这种亘久的冲突一直存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之死是一桩日常事件,发生于人类历史的每时每刻。

“意义就是思想与生活之间始终存在的张力状态。”(渠敬东,2017:6)
“一方面,苏格拉底确信自己拥有决定自我意识的权利,拥有神谕的真正力量;另一方面,雅典人民坚持认为城邦的习俗和法律是公正的,他们拥有集体精神的绝对权利。”(渠敬东,2017:12)“他在维护自我思考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自己对社会作出的承诺,这就是苏格拉底事件所蕴含的社会学意义。”(渠敬东,2017:14)

失范理论综述

渠敬东论述了涂尔干、默顿与当代三个流派(社会心理学、马克思派与加尔通)的失范理论。

一、涂尔干理论

(一)社会理论:社会结构与集体意识

涂尔干的结构分析认为社会是社会有机体,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两个因素导致了社会分化,进而导致社会变迁。同时,涂尔干社会理论也包含了超结构的部分,即集体意识。

(1)集体意识的作用,“其一,在道德领域内,集体意识在纯粹观念意义上具有一种心理力量,是完全内在化的社会事实,它可以通过散布的方式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引导个体的行为取向;其二,集体意识可以通过结晶化的方式形成物质力量,即道德规范或法律规范,从外部对个体的行动作出规定。”(渠敬东,2017:25)

(2)社会变迁的表征,“社会自身的变迁不仅意味着它的结构和结构要素的变化,更意味着它的超结构因素,即集体意识的变化。”(渠敬东,2017:25)

(二)失范理论:集体意识分析

涂尔干认为,失范即社会在个体身上的不在场。这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在社会破碎的情境下自处?涂尔干的解决办法是将社会作为宗教,加以崇拜。从这个角度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何孔德作为实证主义的奠基人,其晚年创立人道教,在19世纪末,社会仍是具有神性的。

(1)犯罪的意义,“犯罪的意义存在于两个维度之中:首先,犯罪是对集体感情的触犯,也是对集体意识的违抗,它跨出了集体意识所规定的特定界限…再者,犯罪始终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有所联系,集体意识正是通过代表自身存在的某些特定机关对犯罪实施处罚,才加强了人们对集体意识的感受强度,证明其自身存在的牢固基础。”(渠敬东,2017:29)

(2)控制的途径,“一是外在的社会控制,它以训诫作为主要手段;二是内在的自我控制,它以个体反思为基础…个体反思的归宿是集体意识。”(渠敬东,2017:33)
“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有机团结形成了个体意识的产生。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是个体化,即个体作为自主性个体,首次具有了对自己的行动作出自由规划的能力;二是社会化,即社会通过纪律等手段,使个体具有了自我规定和自我控制的道德实践能力。因此,在社会的正常状态中,社会与人始终是相互匹配的,社会为个体提供存在的基础,个体将社会纳入到具体化的过程里。”(渠敬东,2017:40)

(3)失范的缘由,“在现代社会里,个体的内在意识在不断扩展的同时,外在的社会强制力量也通过资本和知识的形式相应地得到了扩张。在这个意义上,原有的集体意识被逐渐消解掉了,新的意识也没有获得原来宗教意义上的效力,没有通过个体意识的内化作用形成新的整合力量,社会就要死亡了。”(渠敬东,2017:33)
“失范现象的产生说明社会控制机制在两个维度上出现了问题:集体意识丧失了社会规定性,在日常生活中隐匿了起来;个体意识丧失了自我规定性和有限性的认识,使欲望本身从日常生活中突现了出来。简言之,失范意味着社会在个体身上的充分不在场和社会的缺席。”(渠敬东,2017:34)
”一旦社会退避三舍,那么个体内在的社会属性就会消失殆尽,个体欲望继而急剧膨胀起来,冲破所有内在的和外在的极限…最终造成了个体意识游移不定、居无定所的状态。“(渠敬东,2017:40)

(三)涂尔干的问题

渠敬东认为,(1)涂尔干是社会绝对原则的,“社会成了所有过程的前提和终点,而不是社会构成的具体过程本身。”(渠敬东,2017:42);(2)同时,涂尔干认为“失范的所有影响和作用都是负向的,它造成了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紊乱。”(渠敬东,2017:42),应当注意,犯罪并不等于失范。

二、默顿理论

默顿对涂尔干的发展在于,默顿综合了涂尔干与帕森斯,认为应该将文化与社会并行。

(一)失范理论,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

(1)失范研究的框架,“意识领域里的价值规范可以构成与社会结构相并行的文化结构,对失范的分析不能还原为纯粹的集体意识问题,而应该着重探讨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之间的中介因素或互动过程,并把个体行动的构成过程确定为社会分析的基本元素,用来考察偏差行为的生成机制。”(渠敬东,2017:45)

(2)失范研究的意义,“失范研究的目的就是将偏差行为的社会和文化根源揭示出来,去发现某些社会结构是如何对那些非规范行为施加压制力量的。”(渠敬东,2017:50)

(3)失范的缘由,“(文化与结构)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构成了整合的、相对稳定的并能产生变化的社会本身,失范问题也由此引发出来了。”(渠敬东,2017:51)“美国梦的笼罩下,成功只意味着赢得游戏,而不是在游戏规则中赢得游戏,社会由此产生了去道德化和去制度化的两种倾向。”(渠敬东,2017:52)

(二)涂尔干与默顿的比较:anomie与anomia

(1)“anomie可以归结为anomia的扩散过程…但实际上,anomie又不仅仅是anomia的简单集合,而是anomia产生前提和条件,是社会系统的贫困状态。”(渠敬东,2017:56-57)
“anomia意味着将失范分析划定在个体具体行为的层面上来,即在相对的互动背景里,对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划进行解释。在这个已有意思,个体的行为特征即可以被看成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体特征,也可以被看作是经验-态度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特征,它构成了个体对社会环境的具体体会和感受;anomia既是纯粹私人的状态,又是在于他人相互参照的情况下的相对状态。相比而言,anomie则更注重强调整个社会的结构环境和宏观背景,力图在结构层面上对行为的普遍规范和标准作出正功能或负功能的解释。”(渠敬东,2017:58)

(2)“在涂尔干那里…制度结构则属于第二层次的问题,它只是集体意识的功能载体。”(渠敬东,2017:63)

(三)默顿的问题

渠敬东认为,“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并不是两个分立的结构,所谓的普遍价值和观念,不仅包含着社会理念的因素,也包含着规定性和操作性的因素(如意识形态);同样,确定行动手段的规范本身在规定了行为的制度化通道的同时,也包含了行为规范的价值因素,它与普遍价值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失范与其说是两种结构互相冲突的结果,不如说是每个结构内部冲突的结果。”(渠敬东,2017:62)

三、后续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Maclver, Riesman, Leo Srole

“里斯曼认为现代西方社会不仅面临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也面临着社会性格的转型。”(渠敬东,2017:69)

“Lasswell明确地指出:特别是在个体原本的自我ego与包含着他者others的自我self无法相互认同的情况下,失范就是认同identification的匮乏状态。换言之,就是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隔离感,他们总是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种寂寞、孤立、漠然、无助、无足轻重的状态。”(渠敬东,2017:71)

(二)涂尔干与马克思的比较:Seeman

“西曼认为,失范实际上是一种共意consensus缺席的状态。”

“就理论的基本倾向而言,涂尔干明显带有一种理念论的色彩,强调个体对本质的分有,而马克思则更多的受到被修正过的原子论的影响,强调自我意识的自由创造过程。因此,两人在理解偏差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马克思从来没有把集体意识看成是社会存在的真正基础;相反,他认为由劳动实践结合的社会关系才是社会存在的真正基础。”(渠敬东,2017:80)

(三)Johan Galtung:anomie与atomie

“失范就是人类在后现代状况下的处境。”(渠敬东,2017:81)
“理性的逻辑形式也被视听图像代替了,大众媒介已经把规范的内涵抽离出来,不再具有任何的宗教意蕴,这就是后现代社会并行产生的解构和去文化的双重过程,使社会在结构和文化两方面陷入了空前的总体失范状态。”(渠敬东,2017:86)

thick/特殊主义/异质性thin/普遍主义/同质性
Big/Alpha(国家社会、市民社会、资本社会)
SmallBeta(亲属制度)/
Beta强Beta弱
Alpha强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如帝国主义)
Alpha弱原始社会后现代社会
内在性强/水平内在性弱/水平
超验性强/垂直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如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规则)
超验性弱/垂直原始社会后现代社会

意义的缺席

一、现象学社会学

我们先来看一段话:

“当我们把自我的目光一味地投射在那些藏而不露的深层基础时,当对普遍统一性的追求变成了我们根深蒂固的积习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已经染上了哲学的痼疾?换言之,在我们极力追究各种现象背后的社会本质的时候,我们是否会忽视现象本身所呈示出来的具体效果?就此而言,以往的失范理论在刻意强调决定社会生活之形式的内在根源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已经将理论本身加以结构化和常规化了,现象本身也同本质一样具有了普遍化的意味:…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便成了社会学解释最基本的形式。”(渠敬东,2017:89)

在这段话中,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到渠敬东取向的,是不同于上文所述的结构理论的,他因此将笔锋一转,先是论述了学术脉络实际自柏拉图开始,一是理念论,即上述结构理论;另一则是现象论,从狄尔泰与齐美尔、韦伯的解释社会学,到胡塞尔、伯格森、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再到海德格尔的诗学。
渠敬东批评理念论忽视了实践的生成过程,批评韦伯仍有预设,且韦伯对行动与行为的划分、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的划分等都不明晰。因此其后文先界定了韦伯的概念,尔后厘清了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如反思、经验、解释图式、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多重实在、悬置与跳跃、怀疑等诸多概念)。应当说,如果我们将理论比喻为油画的创作,那么结构论者的失范是油彩的某一染料缺失,或配比错误;而现象学者是将油彩打翻,彻底泼墨到画布里,失范是一种过于斑斓却没有主题的画作。

“在各种可能性的包围中,已经在对各种新的经验进行重新反思的过程中,行动者原有的意义脉络或经验图式产生了混乱或空白,怀疑占据了意义解释的主导地位,行动丧失了原有的意义基础。就此而言,没有意义就等于没有态度,意义的缺席更加使人们变得心神不定、无依无靠。”(渠敬东,2017:114)
“我们的反思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的意义解释范围内,而且也可以在不同的实在之间穿梭跳跃,多重的实在带来了多重的意义…萦绕在我们周围的意义域越多,我们就越容易陷入怀疑的境地…所有这些,也许会使我们的生活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却使意义本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稀缺状态。”(渠敬东,2017:115)

二、海德格尔

“既然意义表现为意识的紧张状态,那么悬置是否就意味着对这种紧张状态的消解?我想,问题并非这样简单…失范并不是对意义的单纯否定,而是否定性的意义或态度,它不能消解意识的紧张状态,而是这种紧张状态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即意义的缺席。”(渠敬东,2017:116-117)

余略,如关系的断裂、制度的变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