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_跨越边界的社区_浙江村

项飚.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我仍然在犹豫是否深入城市研究,做什么方向都是反复不定的。近来思考社会分层与城市研究的结合,希望从项飚处找到灵感,硕士毕业时的理论厚度与田野扎实应该比肩此书。

第一章 引论:从日常行为角度

一、理论

项飚着重突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并进一步指出化解这一对立的两种努力,即“并存”(coexisting)与“联结”(articulation)。项飚的理论试图继承后一种联结,同时进一步与“嵌入”(embeddedness)理论对话,其认为嵌入理论存在两点不足,即如何嵌入?嵌入与非嵌入的区别?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二、现实

由具体浙江村引出了治理问题,政策理论与日常实践存在断裂,指出人们对浙江村的观感实际上存在着误区。

第二章 走进浙江村

一、研究理论

(一)过程论

社区研究是中国社会学的传统,项飚认为社区研究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下至上(马林诺夫斯基),一种是从上至下(布朗)。
在进入浙江村初期,项飚坚持布朗的功能主义分析方法,但逐渐深入后,功能分析就无法满足进一步的需要。这促使项飚思考,社区是否是整体的、固定的?浙江村与费孝通的江村时代已经截然不同,纠结于社区怎样为结构决定又怎样维持结构,这种僵化的思考是难以真正描述社区的,这是项飚观察到的当代社区研究已经从结构转为建构,并强调过程视角。
如果沿此进一步思考,近二十年的社区研究又已经转向了哪里?小吃街怎样基于吃的生产与销售展开?而这与浙江村又不同,小吃街的摊贩不是在地生活的。

(二)“系”视角

项飚曾对东莞民工与北京保姆做过调查,发现关系的重要性。北京浙江村早期也是链式流动,老乡圈内包含小的老乡派,以散工为主,大的老乡帮,以厂工为主。进一步项飚引述场景理论,不可及场景与可及场景,可及内又分为即刻在场与不完全在场。而“系”正是不完全在场的代表。贯穿于日常生活。

二、研究方法

项飚的调查角色在逐渐深入后发生了变化,1992-1993是学生;1993-1994是社区文书;1994至论文写成是企业顾问与社区工作者(公众人物)。逐渐卷入社区,项飚得以深入社区的互动。
借鉴怀特《街角社会》,坚持自己与社区居民确实不同,或许反而更好。

三、研究框架

周家一日通过时、空、与人关系,勾勒浙江村在地居民特点。其后五章勾勒浙江村历史:1984着重浙江村史前史与新的关系产生;1986-1988着重社区的初步自为分工;1988-1992着重社区生意圈与亲友圈的分离,全国性网络与社区的正式形成;1992-1995强调大人物的产生、社区帮派等浙江村现象;1995强调浙江村内部组织与政府体制的互动。此后两章进一步总结与展望。

第四章 1984:来到北京

The migration mode of Zhejiang village

后记:理解的知识

本章是项飚为其研究的合法性辩护,对科学性的质疑。我近来也不时思考田野调查与新闻学、纪实文学的分野是否真的很大?项飚的回答是学术是将自我也对象化,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相互转化。意在指出方法论上结构主义的弊病,强调理解而不是支配性的归纳,对学术话语与总体性认识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