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_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 阎克文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深夜听不列颠的民谣,却写这篇书名看似很严肃的笔记,有些不伦不类。
我读的阎克文译本,应是译作中上乘,但文字仍有些晦涩。我有时会固执地认为,在韦伯的笔下,他的文字好像是藏在阴郁里的一行行诗歌,需要人生寂静时,才能听到这些文字背后的呼吸声。韦伯无疑是一位狂想家,倔强且孤独得整理大千世界的宗教脉络,从中国到印度,复到犹太,诸世界宗教后,成就了他的《经济与社会》。那些段落的注释里夹着注释,他的后半生也套着前半生,直到他溘然长逝,剩下了几千页未尽手稿,令人惋惜,亦是古典时代的退场。
我的十八岁还很难触及韦伯阴郁后的力量,但他如迷宫般的天才构想里,予我智识以深度,在这些加尔文宗、资本主义等历史线索的幽微处,我们能够接近韦伯的孤独,理解新教伦理何以成为了时代的经典。

新版序言 塔尔科特•帕森斯

韦伯往往是以分析社会制度及结构功能,窥视现代工业社会。而韦伯的重要性,不在于对观念与经济谁更重要的论述,而是引入观念价值观的分析方法,以及由“是否”转入“如何”的分析方法,是韦伯最大的贡献。

导读 兰德尔•科林斯

一、新教伦理的论题

(一)、资本主义的两种类型

韦伯首先区分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和理性的资本主义。
在传统资本主义中,挣钱只是一种手段,是达成贵族的途径,挣的钱也多是短期的贸易,挣完便花了出去。
而理性资本主义中,职业成为了使命,勤俭、节约,以至废寝忘食。在经营中,也不以短期的奢侈品为主,而以长期的低端必需品为主,更强调的是稳定的收入。乃至机器的出现,也恰恰是为了更加稳定、持续与大规模的生产。
这种从传统到理性的改变,奠定了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二)、转变的推动力

而这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正是路德之后渐渐发展的新教,而尤其以加尔文教为主,于此处,weber认为一切是一切的因果,所以只是之一,或者说韦伯探讨的是相关性。
在这个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的互动中,新教赶上了机遇,为追求利益提供了具有合法性的可以内化于人心的理论,又恰好将至推广。
在传统天主教中,虽然也有严酷的体系,用严格的善行弥补罪恶,但终归是与尘世分离。在作恶与作善的循环间,失去了能够持续引入尘世的动力,而仅仅局限在了修道院的肉体苦修中。
路德无意的伟大,在于将精英的苦修,传向了平民。使劳动职业变成了一种天职,每个人便有了宗教所赋予的持久动力,适应传统的尘世生活,安心工作。
路德教虽然依旧是传统的,但确实在后来发展的各支脉禁欲主义中,促成了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的理性精神滥觞。激进的贵格派等彻底否定了俗世,对民主等的影响暂且不表,但以预定论为核心的加尔文宗,的确发展出了改造尘世的主义。
这种从路德教的适应尘世,转为改造尘世的特殊精神,带来的是清教徒的生活方式,更是让世俗的经济,染上了与路德教不同的的宗教色彩。并最终,能够分野出独属于西方世界,独属于新教徒世界的理性资本主义奇葩。

(三)、转变的后果——去魅与制度化铁笼

但最初的路德教,扩展了宗教在平民日常生活的显现,也终于也是弱化了宗教,在宗教与商业的结合里,商业最终独立,摒弃淡化了宗教。
宗教虽已淡出,而这种改造的精神留存,并最终使人类创造的物质,反控了人类。一切已不再需要宗教动力,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我们明知铁笼,而必须受制,为之裹挟。
便是进入了韦伯描述的第五阶段,一个笼罩一切的巨大铁笼。
在今天,韦伯的新教理论,似乎在描述今天美国的中产阶级失败了,而在拉美又大获成功。美国的中产阶级,很多是天主教的信徒,拉美则是新教的信徒。
但大抵是,这不是新教的影响失败,而恰恰是因为拉美正如当初的美国,新教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大大发展,而包括新教、天主教的基督教,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中慢慢淡出。
乃至,不得不承认的是,韦伯对现代化的担忧,也正慢慢真实,社会的巨大铁笼,让每个人,无处可逃。
而韦伯真正成功的标志,却是大概不在他理论的有效性,而是诸如“职业伦理”的词汇,已经早已不局限在学者之间的使用,而扩展到平民口头。大概一切融于日常文化的创造,已是伟大的标志。

二、韦伯论题的源起

韦伯于此论题,是他生命的转折。多少是源于父母之间的冲突,与父母的冲突,而借此转出内心的冲突。1904年对美国的旅行。以及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探索。传统、理性资本主义,传统的自我专注,韦伯的家族予韦伯以时代的焦点之上,最终促使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三、韦伯论题的早期与晚期版本

韦伯的关注点,早期在新教伦理,而后来扩展到了犹太基督,乃至世界宗教。于其中,又以现代资本主义崛起之影响,论及所有主要制度的百科全书《经济与社会》,而最终想在世界历史学一大融合中力竭,人世之有穷。《新教伦理》一书,实际是韦伯探索的早期与晚期,两个阶段的汇本,而在书前的《宗教社会学序言》亦是韦伯后来论述的依据。

四、韦伯的后期理论

五、批评和进一步的发展

韦伯理论为理性资本主义,为加尔文禁欲主义,贝拉《德川家康的宗教》探讨十七世纪德川家康于佛儒混合与加尔文教颇似,为韦伯之扩展。

六、新教伦理与美国社会学

七、姊妹篇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社会学序言

先举例西方独有而世界无有的诸多实证;再定义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世界多也,而理性的自由劳动力组织世界少也;逐层深入引申此原因为西方特有理性主义,引述宗教对精神影响,比较世界宗教有异于西方;后结语研究之微弱,非定论而为阶段性研究,非涉猎而为深入性研究。
探讨问题为“仅仅在西方文明中才会呈现出那些沿着一条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发展路线而存在的文化现象,这一事实归因于那些环境要素的综合作用?”
资本主义定义为“对利润的贪得无厌根本就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更多地是对这种无理性冲动的一种抑制,至少也是一种理性的缓解。资本主义意味着依靠持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企业手段去追求利润,而且是不断再生的利润。”
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定义为“利用交换几乎而以赢利预期为基础的行动。”世界各国类似资本主义的经营活动很多,而西方资本主义活动独特在理性劳动力组织的出现,资产阶级的出现,公民这一概念出现,理性基础的科学出现等。15.4.5 于和兴路

第一章 宗教归属与社会分层

本章实际上是引出资本主义精神的觉醒中总有新教的影子的这一现象。
新教重务实、技术;天主重高等学科、人文等,难以用金钱衡量。新教重熟练,天主重名匠。“环境——家族共同体和父母家庭的宗教气氛所照拂的教育类型——养成的心理和精神特质决定了对职业的选择。”
少数派被隔离于政治之外,为表现自己往往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但无数少数派中,唯有新教展示出了独特的经济理性主义,想寻求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则从永久性的内在特征入手。对于新教的探讨,Weber批评了两种已有研究,新教徒实际上同天主教不一样,他们不重视纵情享,以及提出信徒与商业紧密结合的疑问,这些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说明新教的特殊性。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直接讲资本主义精神题目太大,Weber从具体小事中慢慢理解,且提醒读者不要只把资本主义精神狭隘理解为所本文探讨,本文对概念的界定只是为了本文论述的目的。

一、内化的资本主义伦理

先以富兰克林的教诲,给予读者资本主义精神的第一印象为金钱与时间。让自己资本升值是一种目的与伦理。背离这一取向不是愚蠢,而是玩忽职守,也即是这是一种精神。比较欧美,德国商业带有个人色彩,如勇敢与怯懦,是个人的倾向;美国则无关个人性格,是伦理色彩的感召,诚实有用的功利伦理,于个人有用的才是美德,不全然,这是上帝的预示。
伦理追求的是至善,是把挣钱作为目的本身,获利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这种目的是忠于天职的体现,是对上帝的忠诚,表面的方式于本质无关。这种精神不是资本主义产生的产物,也不是资本主义存在的条件,个人可以自觉不遵守这个精神,但已经物化了的制度会迫使个人遵守,这一迫使,全部人就不能再是孤立的个人,而成为了所有人的原因。

二、于Marx经济决定论的反对

反驳唯物主义,Weber举例了新英格兰殖民地,由宗教原因建立,南方州为资本家建立,但新英格兰的资本主义更加发达,与唯物主义观点悖论,可见起源不是如此,下文开始更深入的论述。

三、传统资本主义与理性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赚钱获利这一活动在资本主义落后地区是道德上无耻的,虽然有部分人行动上却很贪婪,但这并不是大众的代表,大众的角度上,即使这一行为扩张,也是暂时的容忍,而根本上是批判的。
获利是否成为道德上认可的,才是资本主义成长的关键,是资本主义斗争的对手。
举例如计件工资制,提高每单位工资并不会使人出于挣更多的钱而努力,而是减少工作量是工资总值与过去相同,这是由于人本性懒惰,以及传统的抵制。所以几个世纪依赖,资本家奉行低工资等于多产,即老加尔文主义,但是事实上,低工资导致人的生理体能下降,反而使效率降低,阻碍了质的发展。唯有劳动成为天职,生产效率才不会下降,而这是社会教育的结果。
资本主义前进的盟友是宗教,其秩序、节俭等概念。
松巴特认为需求的满足和获利为经济史的两大主导原则,似乎颇似传统主义经济,但是事实,如果将需求外延扩大,不局限与资本主义,即是资本主义性质经济类型,传统与资本可在一个企业中同时看到,这是一个规律,二者共存而不互相依赖,但资本主义反复试图征服着传统主义。
同时,资本与传统正如上文并非相互依赖,有时两头出现。早期资本主义精神更多并非体现在商业贵族,他们的企业形式上同传统没有大的差异,而下层工业中中产阶级更能体现,崛起的新贵族中体现。

四、变革逻辑 于Marx经济决定论的再次反对

1、变革的初始
当某一个先驱开始是一切细节理性化成为系统中,竞争不再和平而变得激烈,赚钱不为消费而是为了资本扩大,原有想保有传统旧生活的人也不得不开始节俭开支。资本的扩张,不是资本额来自哪里,而是精神的推动。只有宗教动力以拼搏,个人在质疑中因而得以坚持与革新。(于此处,资本扩张——迫使为了保持低位而节俭——资本扩张——更节俭,同桑巴特关注的或是两个层面,韦伯此处微观,个人而言,桑巴特宏观,奢侈需求——资本扩张需求——满足奢侈——奢侈需求扩大——资本扩张需求扩大,反复 2016.9.17)
2、制度的自运转
在宗教将之引入后,发展后宗教退却,而这种持续运作惯性且不可偏离了,为了事业而生存,而不是为了生存而事业。今日宗教已从制度中脱离,制度已经独立,迫使人去适应制度,按制度生活。

五、资本主义类型转变的推动力

早先为获利而获利本身即是一种道德上卑鄙的行为,不止社会广泛批判,获利者资本家本身也一直受到道德制约、良心谴责。如何从这一极端转为另一极端,松巴特的解释是理性资本主义,认为了给别人提供更多的产品,为一个理性化组织劳动,以此使家乡更完善,达成理想主义满足。而新教文化正是理性主义的一个先于纯粹理性的发展阶段。
但理性主义是一宏大历史概念,其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发展,并非所有领域并行。由此Weber提问,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理性思维模式,从何而来?在这一理性思维模式中,对自我纯粹个人的利益追求,其实是一种完全盲目无理性的认识,这一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中理性主义下潜藏的非理性根源何处?Weber给出的解释就是,新教。

第三章 路德的“天职”观

一、路德教

路德将天职引入,词与含义都是宗教改革的产物,使人由修道院转入现世,对世俗活动的宗教性辩护。路德虽然不具备今日所谈及的资本主义精神,但是他具有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只是其安于职业,然后等待救赎,以圣经为权威,根本上甚至是更为保守的。天命观,服从权威,将个人安于上帝给予的职业中,限制在既定的范围内部、特定的职业内部。
也因此,如果单纯的看路德教义,似乎只是有一些引出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可能性,但这并不直接。便无妨转而探讨更为实际的、更易理解的,探讨生活与宗教活动关系的加尔文教。

二、Weber的研究思想

我们永远要注意到任何宗教改革的关注问题,都不会是伦理观念,而是纯宗教动机引出的,灵魂救赎。改革的后果大多是改革者本身未预料的,甚至与他们的目的相悖。
在研究中,我们所探讨任何历史后果,不可能找到确切源头,而必然是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宗教改革之前,资本主义的部分商业形式已经出现,探讨只是宗教如何推动了这种资本主义精神,根本上的形成与传播。Weber探讨的仅仅是宗教形式与伦理观二者如何交互作用。
或可结合桑巴特,奢侈需求—资本主义形式产生——新教改革适应资本主义——新教伦理与奢侈共同推动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成熟。

此外,第四章 入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第五章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