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_日本人

写在随笔前面

蒋百里先生写的小册子极薄,文尾又以仙人老者作结,颇有志怪小说的味道。此文于1938年出版,为黄埔军校丛书之一,遥想七十余年前,黄埔学生翻读此书,而我现在也捧着这本小书,有些感慨。是文的内部每节又已划分结构,且读且思,两、三小时即能看完。
其中第六节、第八节要害,即《军人思想之变迁》与《财政经济》两章,述农民军人与垄断财阀政党之关系,以之窥视日本转为军人执政走向之原因。余者泛读了解即可。每节作者既已有划分,不再赘述,我划分了全书除应当精读的六、八两节外的十节,五大方面,供后读者参考。附录第六节与第八节。

一、二两章叙述日本人之文化。三、四两章叙述日本之崛起。四、五两章叙述日本之矛盾。七、九两章详细叙述其矛盾之中,外交、行政之两面背离原因。十一、十二两章,概论日本战争失败之原因。15.9.9 19:00 于哈尔滨。

绪言

日本陆军与海军两者兼之,过刚则折,全书即为考察此折之悲剧原因。15.9.11

一、几个自然条件

南人种,多灾害,鲤鱼切腹,新酒豪杰,三味线极高,美樱花无常。
日本之勇敢的悲观主义。

二、几段历史事迹

概述日本两次转折历史。
印度佛教与中国哲学于圣德太子期间传入,阐发了日本武士道,而道中的大和魂,便颇似佛教的忘我、悟空。
明治则为第二代引路人,接受了西方文化。

三、明治大帝

明治之于文治与武功,西化与保守等大有作为,为日本之正确前行之第一功臣。

四、欧战

文官、军人之矛盾,开始于伊藤与山县,西园寺与桂太郎,文人日少而军人渐多。而欧战中,日本兴起的财阀,取代政阀与军阀争权。
至欧战结束,英德疲敝,俄国内乱,美国极远,日本有军有钱,亚洲称霸之机遇,挑动民心。

五、固有的裂痕

军政多组(党)参政之惯例,使得日本今日多党制。历史的巨大惯性使人愕然。
军人参政,在创立法律时,为防民权论者进入军队而无意间默认,而这军人参政习惯,便渐渐向下影响。
而军人内部,陆军与海军财政均摊,各不相让,阻碍了军队的优势发展。

六、军人思想之变迁

生活上,年轻军人从旧有的忠君爱国到新的财富不平的激愤。武器上,下级军官了解新式兵器,而上级军官因为年龄资历掌权,脱离了最新武器,导致军纪不良。
再至根本上,军人多出自于农民,农民之被挤压,后文《财政》一节有叙,军人之于财阀政党的痛恨,恨屋及乌,反其和平,发动战争。大抵是本想通过内政改革,但失败后只能武力逼宫,而其中又有年轻军人受人煽动,使得军人少判断而求转变。
军人思想的变迁由此显得颇为复杂。从生活变异、上下脱钩、到传统参政习惯、阶级对立等,便终归与德川时期迥异,不再单纯。

七、政治

日本政治家横死多而少善终,“可以说天天在火山上跳舞。”
内阁背后之后台,从元老院到青年军人,才真正是政治的操纵者。

八、财政经济

于之乃知庆应大学之历史,福泽谕吉为财阀人才所设,所以今日庆应学生之就业。
财阀初始靠近政党,而后来转投军人。
经济强于工商,弱于农业,轻视农民。
大米不足,竭力开发,米多价贱,又为统制。农民产米全部交由国家,得些小钱,再去市场买回自己的大米,一进一出,又有税收,生活破败可想。
私以为,全书以本章最有意思,了解日本之经济失衡、农民之何以破败。

九、外交

军人执政垄断外交,国民又不信任外交官,内部两条线路,可以参考《日本论》一书《尊王攘夷与开国进取》一节,亲英美与亲俄并行。此为行为与外交声明的不一致原因。

十、精神上的弱点

自豪东方文化,又无一不学习西方,由此内心空虚。
而在列强环视之下,武力诉求,分割中国。最后一段写英国与印度,类比日本与中国,用时机作变量,写的极好,富有文学性。
此精神、现实之矛盾。

十一、黄金时代过去了

军政不一,对敌目标不清,三线作战。此野心恐世,致俄英美三国防备。

十二、结论 物与人

军备日益先进,而人民日益衰颓,健康堪忧。将有祸患。

这本书的故事

以仙风道骨的老人为结,颇有志怪小说的感觉。
“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纸弹也,论述中国之抗战,日本必败。

附录《军人思想之变迁》、《财政经济》两节

六、军人思想之变迁
1、生活经验
当一九一八年左右一个电车司机每月可得五十元薪水,每年有三次赏金,每次大约五十乃至百元。一位少尉的俸给,不过四十余元,还要扣除种种衣服交际费用。而许多暴发户一席小小宴会,可以花到千元以上。旅馆酒食,可以随便五百元一给。军官学校招考学生,从前应试者每超过定额一倍有余,至此乃不足额数。有一位军官学校的教育长真崎他先前抱着旧式的忠君爱国思想,来教导学生,却感觉得学生的风气信仰、与昔时完全不同。他们对于社会财富的不平,已起一种激烈的反抗。使真崎不禁想到当年未开国时代朴质的黄金世界。同时 田中陆军大臣时因为大战后官长须与社会多方面接近,所以陆军大学添了社会学的功课,马克思资本论也做了日本青年官长的参考。
2.新兵器
日俄战争时代的青年官长除了五响毛瑟七五轻炮以外没有用过别种武器。每分钟六百发的机关鎗,战时只有骑兵才有。这一群青年官长,现在多到了中上级将官职位,欧战以后,新兵器逐渐发展,但种类既繁,除了专门研究者以外,高级官长不能一一的研究。所以新式有效的武器使法,下级官明白,上级官倒胡涂。所以石原在大佐时代,就道「现在将官没有人懂得战术。」这在精神军纪上就发生了不良影响。
3.传统的习惯与教育
陆军创造者山县既是元老,又是军人,又是政治家,他时时汲引军人的后进来做他的继承者,于是有桂——寺内——田中——宇垣这辈军人政治家,而陆军大臣可以不经总理直接上奏天皇,又在政治里立了一个军阀不败的基础。青年军人以先辈为模范者,当然喜谈政治。但他们的根本教育却是德国式的严格的阶级教育,对于社会少所接触——有一羣野心家企图利用三百万在乡军人做政治的活动的基础结果失败——可是从田中当陆军大臣时,主张开放教育以还,譬如一个年轻的乡下人猝然到了都市一般。件件都是新奇。种种可以诱惑。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
4.爆发的原动
陆军在征兵制之下所征集的大多数国民为农民,而近代日本农民的困苦不是熟读资本论者所能想象,在都市生活中看见十几个钟点的劳动者,就对他同情,但这个被同情者,还是日本农民认为可羡慕的。这种农民的痛苦也非政党中人所能了解。(民政党的选举在都市,政友会的选举基础在地方,但它的目的在将地方事业化)倒是,由新兵而转入于青年官长的意识中,以一九三一年间的中级官长而言,正是直接从大战后思想动摇的过程中过来的。当时军官靴上带着马刺去坐电车,有人说讥笑他「坐电车何必带马刺。」诸如此类的事情,使日本军人深深受了社会的侮辱。所以对于财阀,对于政党,就发生了一种不可解的仇恨。就动机来说,指日本军人是侵略主义者有一半是冤枉的。他们希望的是内政改革。并不一定是对外侵略。不过财阀外交家所主张的和平通商,他们却是反对罢了。凡知道日本内情的事,就知道满洲事变前日本就有两度的武力改革运动。名为十月事件,与三月事件。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六日,[满洲事变后七日]所发的关东军,军官秘密通告中间有「以决死态度辅佐长官」之语。[即要挟与威胁之意]用的却是支部名义。无疑的这个秘密结社会的本部,是在东京。二十八日参谋总长退职,(这尚有许多传说现不录)用真崎为参谋次长,而戴皇族为总长。所以日本军人先是烦闷,后乃诱惑,但几度烦闷的解决发多是失败了。
5.许多煽动家
欧战以后军事上的专门学问已经足够年青官长一生研究。陆军大学的社会学,经济学,当然不过一个大概。而天生性急的日本青年官长,正当烦闷时候,当然只求转变少所判断,这时候,就出了无数的煽动家。按日本政治史上遗传下来的一种产物,即所谓浪人。——没有一定职业,而有时可与政治要人发生直接关系——最不可解的,是有一位浪人,名叫北。主张天皇下戒严令,同时停止宪法三年,却又要召集五十位辅弼大臣。没收一切财阀财产,而私有财产又可以百万元为度。并以在乡军人三百万名组织政党。这种儿戏的革命办法,竟为日本青年军官,奉为神圣教典。可是这位假英雄,住了人家巨大华奢的住宅。而当五月五日东京暴动时,青年军人在偕行社——即官长俱乐部——召集会议,他避开不敢出面。到二月十六日事件发生后他还打电话鼓励暴动的军人,叫他们不服从劝告。这人现在处刑了。这类煽动家各走各路。正式团结不起来。军人受煽动而表现出来的事实第一次想在议会中投炸弹,藉此实行戒严,解散议会,——这是一个高级军官所计划——结果被警察发觉。第二次是假造高贵人的命令,令近卫第一师团出动,——这是下级军官计划的,——结果被长官所发觉 。第三次是青年候补生刺杀总理犬养,袭击警察局。第四次是近卫师团并第一团的第三联队暴动,占领了东京中心的一区。刺杀斋藤、高桥,即所谓二月二十六日的暴动。所以日本军官的思想远不是日俄战争时代那样单纯了。
八、财政经济
1.叙言
五十年来日本政府财政的膨胀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历史上所少有的,许多专家已有详细的数字说明。本章因此只从日本全国做一整个透视,仅举出两项来说:
2.第一、是与军人的关系
原来日本武士有轻视商人的习惯,所谓町人,就有几分重利忘义的气味。自从福泽在明治初年,以英国绅士为模范,提倡了「独立自尊」主义,创设了庆应大学,继给予日本财富以人才为基础。五大财阀的事业家都是直接受了福泽的精神教育,而以议会政治,为其理想。自从日本第一财阀三井联络松方,三菱联络大隈;政府以发展国民经济为名,使财阀与政治家发生密切的联络。到大正时代财阀对军人居然取得对立的地位。但因为议会莫大的选举费,都是靠财阀在后台帮忙,这中间就发生许多疑狱事件,两党彼此摘发,而国民对于政党发生不信任态度。最近政党竞争选举,除此社会党以外「政友会」「民政」党员都不敢公开的标举党籍。财阀看党员无力,就转而利用重工业这个工具,与军人接近。因为急于制造武器,势不能不特别发展重工业,而青年军人所提倡的皇家社会主义,因乃不得不暂停顿。
3.第二、是与农民的关系
一个大阪造丝商人,曾经夸耀地说「只有我们的工业是由人民的心血一点一滴造成的。」换句话说,日本各种经济的发展,都是靠政府帮忙,提倡而成的。试问这政府津贴各事业的钱,是从何处来的。再看「日本租税之来源地方与中央合计课于消费者的百分之四十,课于所得者约百分之二十一。课于财产者百分之二十。其它杂税约百分之十九,多数含有消费性质。在日本国民被课之消费税约占全数之半。」(注)试问这巨大的消费税,是从谁征收来的。日本农民约占总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而这些农民大多数天天在困苦之中,农村负债已达不能偿还之巨额。许多日本人归怨于他国土渺小,人口繁殖,其实真正要解决日本的农村问题,若就对外发展来想,只有到美国去是种种方面都适合的。此外的发展,如满洲等地因为生活程度日本人不能与中国人竞争。徒替大资本家发财,于大多数国民不仅无利,反而增加无数的负担,如今单举一个例子来指出他对外对内的矛盾。日本向来常感产米不足,认为重大问题。于是大正十四年竭力开发朝鲜,使产米增加,近几年来乃感供过于求,而政府不得不施行统制政策以防米价之过贱。但农家因收获后凾需现金,不得不将自己食用的米一并售出,将来仍需购回。这一进出间,农民又实受一重损失。艳称日本发展者每举其船舶的吨数,贸易的数字,以表现其经济力之强。其实国民财富集中在工商界,大多数的农民终岁劳作而尚无适当的生存。这不是欧美无产阶级所能想象得到的。
注:见矢野著《日本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