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se_拟合度检验与HL检验问题
和同学聊起拟合度和Hosmer-Lemeshow检验的问题,我以前也没有仔细考虑过。社会学的论文里经常是简单看一下的大小,并不关心GOF(goodness-of-fit)的检验。但在医学或公共卫生领域,这一检验则相当重要。
和同学聊起拟合度和Hosmer-Lemeshow检验的问题,我以前也没有仔细考虑过。社会学的论文里经常是简单看一下r2的大小,并不关心GOF(goodness-of-fit)的检验。但在医学或公共卫生领域,这一检验则相当重要。
下午看了会Geoda软件的操作,比较像SPSS在社会统计里,因都是可视化点击,做空间回归很好上手。但因处理过程无代码,无法复制。
I aim to compile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Social Scientists’ blogs that have been maintained over a long period. This essay gathers blogs that are still being actively updated. I hope this collection proves helpful to anyone reading this essay. The list will be updated regularly. I will make active individuals bold.
The first update was on April 18, 2018, the second update was on July 13, 2020, the third update was on June 21, 2024.
六月廿九,我搭早班八点多的D3818,晚五点抵昆明,在春城待到七月二日。七月三日早,搭早六点多的D9102班次,九时抵大理,在大理游玩至六日。六日下午五点又乘K9627次,七点多抵丽江,七月十日早九点多,搭飞机经长沙返哈尔滨。我在云南旅游,倘不算第一日和最后一日的赶路,待了满有十日,下为行文便宜,按日期简要记录。
Lawson T. A Demographic Microsimulation Model Using NetLogo. Centre for Research in Economic Sociology and Innovation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9.
摘要:动力学微观仿真模型已经成为人口变迁预测中卓有成效的模型。一些领域已有应用,如对未来的税收、养老金与医保费用的估计等,但这些模型都很复杂,建模难可能是阻碍微观仿真建模在更多领域应用的一个原因。这篇论文则使用1991年英国家庭面板调查的原始数据(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 BHPS),用容易上手的Netlogo来做仿真建模。模型的有效性,是通过将仿真预测的数据(1991-2005)与BHPS记录的实际数据作比较。论文表明,Netlogo很适合作为动力学微观仿真建模的工具,其内置的对行动者集体的操作函数,及其图形化的界面,都相对地简化了动力学微观仿真建模的难度。
南宁老友面产生于清末年初,源于一个老友常来的民间故事。有一位患风寒感冒、胃口不开的食友到酒楼找大师傅给他煮点面吃,师傅独出心裁,用爆香的豆豉、蒜茸、肉末,配辣椒、酸笋,添之醋、胡椒粉等佐料为这位老友煮一碗酸辣、鲜香的面条,顿时使他食欲大增,出了一身大汗,感冒也好了。食友感激不尽,书赠老友常来的牌幅。老友面由此得名,并渐渐扬名八桂、海内外。—— 元盛老友粉(面)源史、共和路共一老友面店
有关人口预测的模型和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和模型各有优缺点,这里用ARIMA模型与2019年某市统计年鉴示例常住人口的预测。ARIMA(p,d,q),p 为自回归阶数,d为时间序列称为平稳序列进行差分的阶数,q为移动平均阶数,其一般表达式为:
y1=μ+φ1yt−1+⋯+φpyt−p+θ1αt−1+⋯+θqαt−q
托尔斯滕·别克林, 迈克尔·彼得莱克. 城市街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我最近半年的转向是由偏理论性的社会学转入偏技术性的人口学,做偏专家官僚式的学科。这一方面是我研究生课业的阴差阳错,由王进老师转入王军老师门下;另一方面,或也是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并不将社会学作为赖以为生的学术,而是作为兴趣,将谋生与兴趣相分割,较韦伯的学术为业更契合我内心的平静。
一直以来,我认为学界大量的研究使用着似是而非的概念,经不起推敲的举例,这在定性研究中尤为突出,并非是讲定性研究不够高明,恰相反,定性研究在相当多地方面胜过定量研究。但是大量研究是假定性研究之皮,行新闻报道之实,我认为那不是社会科学的学术。因此,本书虽然在我看来有一定的冗余,但从历史角度的厘清,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存在启示,尤其是如果学界增进对科学史的了解,有助于破除目前学界弥漫的定性方法不自信与定量方法迷信。
Wei Z. Peony transplanted: Pai Hsien-yung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Kunqu[D].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011.
今天帮忙查论文,看了一会爱丁堡Wei Zhou博士2011年写的博论《A Peony Transplanted》,谈昆曲的历史演变与白先勇的改编贡献。里面讲国民党到台湾后,把京剧用作谴责大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工具,京剧作为文化手段,我对这段印象比较深刻。不过私下吐槽,我认为文学系(或是Literatures, Languages, and Cultures)写这种论文,确实不如社会系或人类学系的文化研究深刻。感官上缺乏理论深度,偏于新闻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