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_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M]. 人民出版社, 1997.
我在图书馆找这本小册子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书架前,每每旁人经过,我心中总有些许的异样感。马克思的思想无疑在最近社会有关“996”的讨论中仍具有十分强大的洞察,但由于意识形态,马克思不仅是一名学者,更是象征的符号。而我们应当将马克思重新拉回纯粹学术的讨论。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M]. 人民出版社, 1997.
我在图书馆找这本小册子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书架前,每每旁人经过,我心中总有些许的异样感。马克思的思想无疑在最近社会有关“996”的讨论中仍具有十分强大的洞察,但由于意识形态,马克思不仅是一名学者,更是象征的符号。而我们应当将马克思重新拉回纯粹学术的讨论。
詹姆斯·S.科尔曼. 社会理论的基础[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Erickson B H. Culture, class, and connec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102(1): 217-251.
布迪厄对阶级和文化的分析是错误的,在于其忽略了社会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社会网络和工作中的阶级关系。他期望高地位的文化在阶级(分析)上有用,因为它与阶级相关,但工作中使用的文化其实同时包括与阶级有关的(用于统治)和与阶级无关的(用于协调)两种类型。高地位文化与阶级有关,但在竞争激烈的私营部门中被排除在外,不被使用。最广泛使用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多样性,而社会网络多样性是比阶级本身更好的文化多样性来源。
Desmond就是写《扫地出门》的那个大佬,做量化的水平也不错。这篇文章2019年在AJS发表,讨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穷人租房会更便宜么?Desmond摇摇头,“Naive,too young, too simple.” 他提出了一个反常识的看法,穷人租房可能会更贵。起码美国是这样的。
Papachristos和Bastomski的这篇AJS的文章讨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啥芝加哥的犯罪社区没有集中在一片区域,而且几十年都很稳定在东一块、西一块的。传统研究往往把犯罪扩散当成是病毒传播,这样按物理空间的扩散就可以了,但事实上没这么简单。这篇文章引入了社会网络的视角,换言之,“大家好,我是渣渣辉。系兄弟就来G港砍我!”犯罪也是这样的,这种犯罪网络事实上固化了帮派社区继续做帮派社区。
从韩国到加州到爱荷华:金在温教授从远东到中西部的人生漫旅
金在温生于二战前韩国的贫瘠山区,现在(2010年),72岁的他已经成为爱荷华大学最受人尊敬的教授之一了。在金在温的一生中,他从朝鲜军队的眼鼻子底下逃跑、参与推翻了韩国的第一任总统、参加了美国1960年代的人权运动,也指导了我(Clae Goater)的学术生涯四十多年。而这些仅仅是他一生之中,几个不为人道的惊鸿片段。
曼纽尔·卡斯特. 信息论, 网络和网络社会: 理论蓝图[J]//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 跨文化的视角[M]. 社会科学文献出社, 2009, 3-50.
当我们谈起卡斯特时,作为都市社会学家的卡斯特(Castells)与作为网络社会学家的卡斯特往往是分离的,似乎卡斯特的关注转向是突兀且割裂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卡斯特在1990年代陆续出版的信息时代三部曲,仍然延续着其早年作为都市社会学家的理论关注。正是由于"在面对信息时代初期新的都市背景时,“新都市社会学"已经显得过时……为了了解都市社会学在世纪交替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危机,我们必须在崭新的历史时期里重新描写城市转化和都市问题。”(卡斯特,2006)与其说卡斯特是网络或信息社会学家,毋宁说他是都市社会学家。因此,基于其晚近文集《网络社会》,本文将扼要讨论都市研究思想如何贯穿了网络社会,最后,本文将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同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做简短比较,这一话题进一步引申至现代的行动者再整合问题。
欧阳静. 策略主义:桔镇运作的逻辑[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
陈家建老师评价:(1)基层组织的人情关系(喝酒吃饭);(2)基层组织的追认规则(事后合法性,如成都机场先建后批);(3)基层组织的领导担当(灵活复杂的环境、领导能力与担当精神);(4)基层组织的弱势地位(如孙立平华北案例中"官员要饭")等,都体现了基层组织不同于科层官僚的巨大张力。事实上是既混乱又秩序的复杂场域。
Elias N. Loneliness of the Dying[M]. Oxford: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1.
最近看埃利亚斯(Elias)的《临终者的孤寂》,这本书很薄,但很有趣。克利肯(Krieken)将埃利亚斯的学术生涯概括为七个阶段,但似乎在克利肯对埃利亚斯的概述中,乃及更广泛的学界对埃利亚斯的讨论中,更多提及的仍是巴黎/伦敦时期(1933-1953)1937年的《文明的进程》,而出版于比勒菲尔德时期(1978-1984)1982年《临终者的孤寂》被相对忽视了。(Van Krieken R,2005:14-39)
这并非说《文明》并不重要,《文明》一书论述了宏观社会与微观个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个人、国家乃至社会的整个文明的进程轨迹,埃利亚斯这一对既往二元对立的消解是十分重要且富有启发的;但另一方面,《孤寂》作为延续着《文明》思考的埃利亚斯的晚年作品,实际上也是埃利亚斯对晚近社会人格结构变迁的回应,同贝克、鲍曼等思想家有着相当多的潜在对话,也饱含着埃利亚斯晚年对人类未来的希冀。在这里,我将简短概述《孤寂》一书,并在个体化的时代脉络中,将埃利亚斯与贝克(Beck)作扼要地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