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_河南略记

廿四年的十月一日至十月六日,我在河南南阳市、汝州市及平顶山市游玩,下面是其时见闻的简录。廿五年八月五日。

2024.10.1 往南阳

十月一日。下午一时多抵北京南站,乘G571次往南阳东站。约六时半抵南阳,复乘计程车至南阳大桥的果岭19号酒店,入住是七时半了。
稍歇小会,与王君及其室友,在张衡路与孔明路交叉口的河南菜盛和方城烩店吃饭,点有土豆烤羊排骨、蒸菜(蒸季节野菜)、滩羊烩面,其蒸菜系面粉裹蔬菜,味道均一般,计一百八十八元。
食毕约八时三刻,与王君在其室友家的小区门口喝了河南本地的连锁啤酒,属苍蝇馆,口感寡淡,味道欠佳。晚十一时,在万悦影城看陆川拍的《749局》,味同嚼蜡,第一次真切有“人在极度无语时会笑”的感受,我不理解陆川在年轻时如何拍出了《可可西里》。

2024.10.2 南阳府衙暨市博

十月二日。中午醒后,下午一时至南阳医圣祠,亦为张仲景博物馆。南阳所以推测张仲景,不仅是其作为南阳历史人物,亦因南阳市的一个支柱产业是中药材加工。
对展馆中印象较深的,其一是展厅中巨大的张仲景像,尽管是今人设计,但很有巧思,室内顶是数字化、动态的北斗七星;其二是各中成药具体使用的药材展览,如六味地黄丸使用的山茶萸、茯苓,山药、牡丹皮、地黄、泽泻;其三是馆内介绍张仲景生平中提到西晋的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张仲景为王粲望诊的记载,令人想及扁鹊见蔡恒公。

仲景见待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日:服汤否?日:已服。仲景日: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所言。

约二时一刻出,在其入口处买了南阳地方的“上善仲景”本草奶茶。乘车至南阳府衙,约二时三刻。
南阳府衙是清代唯一一座保存至今且布局完整的府衙建筑群落。经过大门、仪门后,是大堂。按旁听到的讲解,大堂又称一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整体为清代建筑,特别是卷帘为后建,但部分屋梁为元代遗物。堂正中是跪石,中悬云燕朝日图,上悬明镜高悬匾。功能上,大堂主要是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平日较少启用。
随后是二堂,复建于1847年。虽然堂内图像漫灭,但勉强可以认出其上悬孙中山像,是民国时期府衙作为南阳公署办公地的见证;中悬羊绪悬鱼图,取自拒收送礼、防微杜渐的典故。功能上,二堂是地方长官处理日常的场所,特别是作为民事调解处。另值一提,此处讲解提及西汉元帝时期的南阳官员召父、东汉光武帝时期南阳官员杜母,二人对南阳地方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后人称地方官员为“父母官”,这一称呼源自南阳郡。
再往前是三堂。形制上,该堂是融合了南北风格的四合院。中摆瓷瓶、案镜,显示了徽文化的影响。功能上,三堂是作为知府及其眷属的内宅。至于院落深处,则是休憩的花园。另值一提的是,1949年后,赵紫阳曾在府衙的东园处办公。
从府衙出大约三时半,乘车至南阳博物馆约四时多。对馆内印象较深的,其一是其介绍汉光武帝刘秀,在南阳起兵,作为贵胄故土,南阳迎来了较大的发展;其二是南阳邓州的南朝彩色画像砖墓,是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南朝墨笔彩绘,虽人物略显呆板,不如甘肃省博内展览的魏晋画像砖,但色彩似乎更加鲜艳;其三是陶狗馆,展厅内遍布汉以来的各姿势陶狗,非常可爱;其四是两件小藏品,一是清乾隆御制玉碗、一是清翠玉代扣,二者的共同点是极细腻的质地。

Figure 1. 汝州博物馆 清乾隆玉碗

晚七时,与王君、王君室友及其发小,在白河边的饭店吃饭。饭后回住处。

2024.10.3 风穴寺

十月三日。上午十时喝了南阳地方的挪瓦咖啡。乘火车至汝州市,抵达近下午一时。下车后便直奔风穴寺。
风穴寺位于汝州市区东北部、少室山南麓,依山而建,一说始建于东汉、一说始建于北魏,历代均有修葺,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并称“中原四大名刹”,有天台、临济两祖庭之誉。另按我的查阅,风穴寺较有趣的历史,亦是对其是否是香积寺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见于地方学者的考辩,如常法亮(2007,2009)、王向辉(2008,2010)、周荣(2019)、麻天祥(2019)等。提及香积寺,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均曾学习过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就风穴寺是否为香积寺而言,我想更有趣的是理解这些争执背后的逻辑。这些考据一方面是地方学者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建构,另一方面则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如南阳与襄阳就诸葛庐归属地的争论。抛去争论,风穴寺本身由唐至清的历代建筑群,确有扑面而来的厚重历史感。
寺入口处有明代的地藏殿,系硬山式单拱交麻叶头建筑,门额为多层透雕盘龙,且左右雕并蒂莲。复向前,则为名声最大的七祖塔,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九层方形密檐式砖塔,每层均悬风铎,内供禅宗七祖贞禅师舍利,塔刹之相轮水淹刹杆保存尤其完整。

Figure 2. 汝州风穴寺 唐祖师塔

此外,元代的罗汉殿为硬山顶三开间结构,五铺作双下昂,殿内供奉明代造像十八尊。明成化年间所建的毗卢殿(大雄殿),为悬山顶五开间,覆以琉璃瓦,亦为五铺作双下昂,殿内供有明永乐七年(1409年)汉白玉佛一尊。清代的伽蓝殿则为硬山式三开间建筑,屋脊饰件保存完好,采用单拱交麻叶头斗拱。明代的悬钟阁,三重檐歇山顶,斗拱仍保留宋金遗风,阁内悬有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铁钟一口。金代中佛殿则为单檐歇山顶,三开间布局。明代的观音阁为重檐歇山式楼阁,三铺作单下昂,门额雕饰华丽,东为“麒麟送子”,西为“凤凰牡丹”。另有明代望州亭,覆以灰瓦,为三铺作单昂。这些历代古建交错并列,使风穴寺无愧为“中原古建博物馆”。更为可贵的是,风穴寺至今香火鼎盛,宗教功能仍在发挥,使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虽有斑驳,却仍充满生气与灵韵。
返回寺内约三时一刻,有汝州地方武校的青少年表演。从风穴寺出,大约是三时半。因时间关系,未去其塔林。另值一提,风穴寺的后山一说为《少林寺》取景地,但对此亦有争论。
约三时三刻,至青瓷博物馆。走马观花地看了各窑口瓷器,自五代至明清均有实物。其中印象尤深者,大约是唐邢窑绿釉凤首壶、宋新安窑青釉外刻“莲瓣”纹罐、宋临汝窑青釉印花“水波鱼藻”纹盘、宋耀州窑青釉印花“鸳鸯”纹斗笠盏、金钧窑天蓝釉浅腹盘,以及金禹州窑钧窑天蓝釉龙柄八方杯。无论是绿釉凤首壶融合了波斯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还是北宋印花鸳鸯纹的细腻婉约,都令人赞叹古人的巧思。
从青瓷博物馆出,往汝州文庙是近五时了。汝州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今所见主体建筑是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意外地,遇到几位汝州本地的老人在庙内合唱:“昨日春满园,今夕花又落。”我查了一下,大约是平顶山市本地合唱团的《花又落》。这里的桂花特别香,且没有别处国庆期间拥挤的人流,除了合唱声外,只有偶尔的鸟鸣相和。虽旅程中不时想及未完成的博士论文而有些微的焦虑,这片刻是极安宁的。
大约五时一刻出,在双拥路购买且委托老板邮寄青瓷后,乘火车至平顶山市。从火车出,乘车至龙翔大道处的住宿,将行李放在住处后,九时半在平顶山学院附近吃了韩国烤肉,味道很差,亦喝了本地的金星1982啤酒、四铃超干啤酒,四铃超干的麦芽香浓郁。回住处约十一时多。
另值提及,中国地方啤酒业态的发展、演变其实是极有趣的,这一进程中不仅有国企组织的解体、改制,还有民族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博弈,本土消费品味的培育等,且中、日进程大不相同,这些均是绝佳的消费研究议题。

2024.10.4 平顶山市博

十月四日。中午醒后,十二时多往白龟湖湿地公园,这里水汽的磅礴,改变了我对河南的印象。特别地,与想象中的作为工业主导的平顶山市不同,在湖边的椅子上坐着,有与武汉东湖相近的感受。
约下午一时半,步行往润德园澜山店吃饭,点有天鹅酥、花雕苏眉鱼、黑松露啫啫鸡、雪芽米炒虾、芝麻叶绿豆面及灵芝水饺,计三百三十余元。
食毕往平顶山博物馆,约三时抵达,亦买了博物馆的咖啡。印象较深的,大约是其策展的应国历史——平顶山市在先秦以前的发端。
周武王灭商后,虽将殷墟一带封给了纣王之子武庚,但为控制殷商遗民,使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及应叔驻守在殷都周围,以监视武庚。但管叔、蔡叔、霍叔后与武庚勾联,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后被周公平定。应监是役没有同三监一齐叛乱,且帮助周王朝平乱建功。因而被周天子尊为“应公”。有西周青铜器应伯簋展出,内刻金文“应监作宝尊彝”。
至春秋中期,楚国灭应国,展馆陈列了战国时期应国墓地出土的各青铜器,如作为烹厨具的铜鼎、作为炊具的细高足越式鼎、作为食器的细高足铜盏、作为兵器的错金鸟书戈,以及作为酒器的尊缶、盘龙钮盖盉等。这些器物不仅是作为器物的精美,且彰显了中国先秦时期各文化的交融,如错金鸟书戈,其上的鸟虫书是典型的楚国金文,如细高足越式鼎与中原地区的铜鼎风格差异很大,这些器物显示了南方文化的北渐;又如细高足铜盏,是一件春秋晚期的晋国铜盏,显示了北方文化的南渐,因而平顶山市是典型的南北文化交融之地。

Figure 4. 平顶山博物馆 战国应国青铜器

另外印象深刻的,则是平顶山市的象征——白玉线雕鹰,这一拇指大小的玉鹰出土于春秋末期、应国最后一位国君的墓中,系墓主人随身佩戴的饰品。一九八六年,白鹰成为平顶山市市徽,亦由此别名鹰城。此外,汝州市辖村落出土的仰韶时期的鹳鱼石斧图陶缸(复制品)也很有趣,按介绍,这一陶缸是葬具,其内埋葬了一位战死的首领,其原品现藏于北京国家博物馆。
大约五时从博物馆出,购买了地方品牌“牛花花”牛奶,回住处小憩。晚七时三刻,在中兴路步行街的老友记餐厅吃饭,点有包浆豆腐、小酥肉、烤口蘑、蒜蓉花甲、牛舌、鸡皮、烤茄子等,计145元;亦外卖了信阳毛尖啤酒,味道一般。食毕约八时三刻。晚,在抬头公路Shop社区店喝鸡尾酒,价格便宜,但味道亦较差,并买了冰栗作零嘴,耳边有王力宏的《大城小爱》,饮毕约十一时。

2024.10.5 香山寺

十月五日。中午一时,在劳动路的“羊肉现炒六分钟”烙馍村店吃饭,点有羊肉、烙饼及懒豆。这里的懒豆是平顶山市辖舞钢市的农家特色菜,其原材料为黄豆、青菜,利用黄豆磨成豆腐的原理,其中间省一道滤渣工序,故名懒豆。做法是先把黄豆磨成浆,浆与渣不滤开,混合在一起,然后将青菜煮至将熟时,放入浆与渣的混合体与青菜一起煮,再放入盐、香油,直至煮熟。味道谈不上好吃,但确很有特色。

Figure 5. 平顶山市 舞钢懒豆

食毕在街边散步,复乘计程车沿着新华路一路向北,约二时一刻至平顶山山顶公园。因新华路贯穿平顶山市,路上最大的感受,是可以看到平顶山从远处被逐渐拉近,以及市区内遍布的“心爱牌”老头乐。
约二时三刻登顶,平顶山顶可以俯瞰黄淮平原之上的平顶山市市区,山顶是一大块的平地,但环境较差,垃圾亦多,仅有部分小孩游玩的游乐设施。
约三时多下山,乘计程车抵香山寺是三时三刻。香山寺始建于东汉,是中国早期佛寺之一,被尊为观音菩萨得道地、观音祖庭,是豫西南地区的佛教中心。然而,其早期建筑已毁,如今的主体建筑群均是2008年后的重建,较早的仅余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重建的大悲观音大士塔。
入口牌坊处的阶梯上,有很多小孩子往复地打滑梯,尽管重建仅十余年,这里已被摩擦的十分光滑。步行由下至上,经过内有极巨大观音像的大慈悲殿后,便是大悲观音大士塔。塔前有山门一座,尽管未见相关游人的记录,按其形制,我以为大约是明清遗构,六铺作、双下昂,阑额上有十分精美的龙凤雕。大悲观音大士塔是八角九级阁楼式密檐砖塔,《汝州地方志》载:“世传大悲菩萨乃楚庄王之女修炼成佛之所,灵骨至今葬于塔下。”塔前有众多的鸽子,绕塔飞来飞去;一旁是今人所树菩萨像,香火亦旺。

Figure 6. 平顶山市 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

从香山寺出,约晚六时,至万达的豆捞坊火锅,因排队过多,约六时一刻,改至程记顺德猪肚鸡吃饭,计170元。食毕约七时半,回住处小憩。约九时多,至凌云路的名门天街Mall的Mixyoo柚子唱跳俱乐部喝酒,有部分演出,待至凌晨,在其楼下的(净化)松洋酒吧喝鸡尾酒,点有尼格罗尼,马天尼,明天见,玫瑰荔枝,伯爵加仑,威士忌酸,计160元,性价比高、味道尚可。饮至二时大醉,复乘车回住处。

2024.10.6 返京

十月六日。中午一时,因昨夜喝酒,在建设路处买了豫厨的豆浆、肉包等作午饭,乘车至宝丰县的平顶山西站。
因时间尚早,与王君作别后,约下午三时,乘车至宝丰县迎宾路惠信泉百货处买咖啡。在县内散步,街道很干净,路旁亦有大片的、繁密的栾树花,尽管互联网上弥漫着中原四省的失落叙事,但河南县城的面貌确相较山西好上太多。

Figure 7. 平顶山市 宝丰县街景

约三时一刻,至宝丰酒业,这里亦是其县城的中心处。本想参观宝丰酒博物馆,但保安讲平日并不开放,因而作罢,园内亦有杜康像。从园区出,即乘车返平顶山西站,约四时乘G372次返京,途中亦约了肯德基作晚饭。约十时返校。

相关文献

常法亮.(2007).王维所访“香积寺”为“汝州风穴寺”考辨.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45-49.
常法亮.(2009).《王维所过香积寺只能在长安》质疑──兼与王向辉先生商榷.文化学刊(05),83-88.
麻天祥.(2019).汝州风穴寺考——兼论荆三林先生对风穴寺研究的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94-98+2.
王向辉.(2008).王维所过香积寺只能在长安——“汝州风穴寺”说质疑.社会科学评论(04),28-34.
王向辉.(2010).再谈王维所过香积寺问题——答常法亮先生.文化学刊(01),65-70.
周荣.(2019).明清易代之际的禅宗祖庭复兴与地方秩序重建——以汝州风穴寺为例.人文论丛(02),31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