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_大同旅记

四月廿五日与廿六日,我与师门同学(叶昕、阿凌、强哥)往大同游玩,行程十分紧凑,但印象极深刻,这一深刻不惟是因北魏以来中国北方佛造像的伟大,亦因中国北方县城在时代中的静止感。如下是此次行程的简录。因拖沓,六月初方有空整理。

2024.4.25 华严寺 云冈石窟

廿五日早七时多,一行人往北京北站去,约七时三刻抵。稍等小会,乘高铁至大同站,下车是十时多。
出站乘计程车至永泰路的建国璞隐酒店。放好行李后,约十时三刻出,乘车至古城的四牌楼,在龙聚祥烧麦馆吃午饭,点有黄米凉糕、猪肉与黄花雪花烧麦、王府秘制鸡、糖醋里脊、黄花烩菜,味道尚可,计一百八十余元。食毕约十二时,步行往华严寺,约十二时一刻。
我在另一谈及《冰心游记》的文章中提过,民国曾有访问大同的旅游热潮,这一背景便不再赘述。如下扼要的本日行程的两个目的地,其一是华严寺,其二是云冈石窟。此外,晚上在大同喝酒亦十分惊艳,可列为第三个目的地。

(一)华严寺

1、华严寺的建筑历史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分上、下两寺,坐西面东,据说与辽人的“拜日”观念有关。该寺系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另两座为天津蓟州独乐寺、辽宁义县奉国寺,我在《京畿古刹访录》的独乐寺一节亦有叙述。不同处是,华严寺与奉国寺为一脉相承的辽国皇室宗庙,其地位要胜于独乐寺。
华严寺的上寺主殿——大雄宝殿,重建于金天眷三年(1140年),虽然年代较下寺晚,但系现存中国最大佛殿。下寺主殿——薄伽教藏殿,则系八大辽构之一,虽然体制较小,但名气更大[1]
2、华严寺的看点
因行前查了资料,得以有针对性的看了几处。
首先,大雄宝殿的看点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大雄宝殿屋脊上硕大的琉璃鸱吻,为国内体型第一,超过故宫太和殿,其北吻为金代原物,南吻为清朝补植。其二,是大雄宝殿的匾额,系明代所造,十分恢弘。其三,大雄宝殿内的明代五方佛像亦可一观,中三座为木制,即毗卢遮那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两侧为泥塑,即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塑像背后的壁画为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佛、,与二胁侍文殊、普贤。五方佛塑像是典型的密宗,全国仅北京法源寺、泉州开元寺,以及大同(华严寺、善化寺、云冈石窟寺、圆通寺和慈云寺)三地,这里其实可以看到辽国佛教以华严宗为主,但也深受密宗流派影响。此外,其殿内《孔雀经》壁画,则为清光绪重绘,尽管尺寸很大,但技法粗糙,不值一观。
尔后,薄伽教藏殿,即世尊讲法的藏经阁,其内则有两处最为殊胜。其一,是“合掌露齿”的辽塑胁侍菩萨,在大殿的左侧。现在大同对华严寺的宣传,即是此塑像。官方亦援引郑振铎的话,称其比喻露齿菩萨为“东方维纳斯”,但我看这一赞誉的原文,是郑赞扬薄伽教藏殿的菩萨群像。当然,这无损露齿菩萨在群像间的特殊性,正在于其盈盈的笑意,将天国拉向了人间。当我们将这一塑造与清代泥塑对比,便尤显得后者“那样的猥琐可怜”。

Figure 1. 辽 露齿菩萨像(转自《中国大同雕塑全集·寺观雕塑卷》)

“上寺的佛像是庄严的,但是这里的佛像,特别倚立着的几尊菩萨像,确实那样的美丽。那脸部、那眼睛、那耳朵、那双唇、那手指、那赤裸的双脚、那婀娜的细腰,几乎无一处不是美的制造品,最漂亮的范型。那倚立着的姿态,娇媚无比啊,不是和洛夫博物馆的Venus de Melo有些相同么?那衣服的褶痕、线条,哪一处不是柔和若最柔软的丝布的,不像是泥塑的,是翩翩欲活的美人。(郑振铎,1937:22)”

与郑振铎一行人不同,九十年前,大雄宝殿终年上锁,他们为此还特意寻了僧侣开门,郑在日记中亦不免信笔起北方佛教的衰落,发“(守门人)其衣衫的破烂,殊有和这没落的古庙相依为命之慨。(郑振铎,1937:21)” 《冰心游记》中对这一塑像群则没有记录,但另一记录很有意思,是写大雄宝殿的关帝像。

“可惜佛前坐着关圣塑像,当系军人所祀,艺术上大相悬殊,殊觉不伦不类。(冰心,1935:27)”

这一点郑振铎亦有感慨。

“为了生活的压迫,连宗教的崇拜,也都专趋于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神祇们身上,什么释迦如来之类,只好是关上大门,喝西北风了。(郑振铎,1937:20)”

对薄伽教藏殿另一可看的,其二,是后壁正中所悬的天宫楼阁,系海内孤品,仅存的辽代小木作。但因展览限制,我未能如愿见得。此外,寺内的华严塔为第二高木塔,仅次于应县释迦塔。但因行程安排,我们在此没有停留太长的时间。大约下午一时,即从华严寺出,游览不到一小时,是走马观花了。

(二)云冈石窟寺

复乘车至云冈,是下午二时了。约了大咖说的讲解,导游是李建斌老师。从入园一直到石窟的结束,整有三个多小时,分享了我们很多他认为极具特色、悲悯或有趣的造像,尤其是隐匿在角落的各思惟菩萨像。不到云冈,确很难感同郑振铎所谓的:

“云冈石窟的庄严伟大是我们所不能想象得出的。必须到了那个地方,流连徘徊了几天、几月,才能够给你以一个大略的美丽的轮廓。你不能草草的浮光掠影的跑着走着的看。你得仔细的去欣赏。(郑振铎,1937:25)”

面对着这些北魏的造像,心底是很难不升起触动的。我驻足时在想,当年那些匠人的刻刀,是如何在石头上划过了时空,将有限塑为了无限。从北魏文成帝的和平元年(460年),昙曜开五窟开始,至北魏孝文帝的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迁都洛阳,云冈石窟寺极盛了卅五年,尔后亦有零星的民间刻塑。这些造像,大多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了。
要理解云冈的伟大,自不必我的游说。系统的,如梁思成等人民国廿二年(1933年)的考察及其后出版《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便宜的,如王南的《千年一窟看云冈》的讲座,他们的讲解均十分简明、易懂。简略的主体洞窟介绍亦可见这一篇《Yungang Grottoes》。稍可提及的,是云冈石窟中强烈的多民族融合的色彩,那些古希腊、波斯、印度等文化中的雕塑特征被中华文化所吸纳,这一进程是极有趣的。

Figure 2. 云冈第5窟(摄于25/04/2024)
Figure 3. 云冈第5窟(摄于25/04/2024)
Figure 4. 云冈第12窟(摄于25/04/2024)

另因耿彦波的整修,云冈石窟的景区面积被大幅扩大了。前段有对云冈石窟寺复刻、放大的建筑,大致的游览路线,是昙曜像与昙曜广场、礼佛大道、礼佛浮雕墙、灵岩寺、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石壁,尔后乃至石窟群。讲解结束后,我们一行人复从西向东折返,在文创店亦停留小会,买了云冈的冰箱贴。出景区是六时多了。

(三)鲸酒吧:惊艳的“钟楼”鸡尾酒

从景区出来,即乘计程车至星茂汇商城的海底捞吃饭,约七时抵。行间与计程车师傅聊天,了解其原是矿场工人,现在兼职开出租车,我问他白天不用上班么?他说他们厂子都是如此,他也试图承包我们明日的包车,但因我已提前订好而作罢,相对而言,提前订的费用与在现场的费用一致,但提前订的车型一般以SUV为主,宽大、舒适很多。
食毕,乘车至四牌楼,大约是九时。四人在顺意凉粉要了一碗凉粉,各挑了两缕尝了下味道。随后过九龙壁,但仅是远远望了一眼。
复请大家在鲸Whalien喝酒,这家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调酒师是个年纪不大的男生,原在北京做编导,后回大同,是重庆调酒师潇然的徒弟。我以前以为将基酒在调酒时放在客人面前,应是调酒的基本礼仪,但我去了国内很多的鸡尾酒吧,也只有少数酒吧能够做到,这家是其中的一家。

Figure 5. 钟楼鸡尾酒(摄于25/04/2024)

他的招牌“钟楼”,计九十八元,物有所值,基酒为Caol ila威士忌,用了钟楼的模具做冰块,盖上盖子后点了檀香,味觉与视觉效果均很厉害。另有“Yep!汾酒”,通过椰汁与柠檬汁将白酒的味道压住,很难尝出基酒是汾酒,也很厉害,虽然我本人更偏爱酒精味重一些的。另一杯“越过山朹”应是金酒与山楂汁,但这杯我没什么印象了。总体而言,这家的水准比北京、上海的一线酒吧也丝毫不差,尤其“钟楼”这杯的创意让我非常惊艳。饮毕约十时多,即乘车返酒店了。

2024.4.26 悬空寺 永安寺 圆觉寺 佛宫寺及净土寺

(一)悬空寺

廿六日早,在酒店吃过早饭后,大约八时多,乘车往恒山悬空寺,约十时抵。徐霞客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九月九日至十一日期间,曾游历恒山,写有《游恒山日记》,这里的地势与其时所叙仍是一致的。

望其山两峰亘峙,车骑接轸,破壁而出,乃大同入倒马、紫荆大道也。循之抵山下,两崖壁立,一涧中流,透罅而入,逼仄如无所向,曲折上下,俱成窈窕,伊阙双峰,武彝九曲,俱不足以拟之也…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

据说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但因兵火焚毁,如今的主体建筑大约是明清遗存,我以为是清一代的。其下有今人摹刻李白的“壮观”二字,系恒山景区在1990年以华严寺所存拓片摹刻,状字右侧多一点,传闻是寓意比壮观更多一点。登临其内,因游人繁多,略有逼仄。但大体上,徐霞客的记载仍准确,僧寮位置适序,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感。

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而僧寮位置适序,凡客坐禅龛,明窗暖榻,寻丈之间,肃然中雅。

游人来悬空寺往往以其建筑之险[2],但作为佛寺,其内造像也值得观赏。尤以三圣殿内释迦、韦驮、天女等造像的形态生动,雷音殿的释迦牟尼像及其后悬塑亦属精品。我未查到哪篇文章讨论这些造像的具体年份,但我以为其风格大约是明代的。
从悬空寺出,大约是十一时三刻,即乘车往浑源县吃饭,大约是十二时一刻了。按道理,浑源特产是凉粉,但我们在浑源吃了刀削面,并要了云中要塞沙棘汁。在面店一旁,亦尝了当地的炸麻叶、馅饼等。食毕是十二时三刻,即往永安寺去了,大约近下午一时抵。

(二)永安寺与圆觉寺塔

永安寺是我此行印象极其深刻的佛寺,远胜于悬空寺。其始建于金,后毁于兵火,复建于元初永安军节度使高定,元延祐二年(1315年),高定之孙高璞重修后,大殿模样就未有大的变化了。
入口处的山门,殿刹部似为景教构件。过天王殿,即传法正宗殿,为元代木构大殿,整体大殿呈五开间、庑殿顶,入目的“传法宗正之殿”匾,系书僧雪庵所存唯一书法,殿正面两侧墙体有元代主持月溪所书“庄严”二字,古朴雄浑。此外,其殿刹有乾隆四十五年所立牌位,狮驼宝瓶与象驮宝瓶,殿脊有道家八仙和佛教护法天王。
入其内,上有天宫楼阁与浮雕盘龙藻井,下有明水陆法会壁画,融儒、释、道为一体,绘制了明人想象的全部神仙世界,共九百余尊神仙鬼神。特值一书,系壁画中的十大明王像,呈忿怒像,头顶有其本尊像,其中,忿怒大威德马首明王被单独绘为撕脸明王像,系中国唯一,在佛教中,明王为佛、菩萨的忿化身,以刚猛示人,该画则在忿怒之下展露慈悲。其内亦有神仙坐骑,睛目以贝母粉制,因而在不同的角度,其色不同,呈粉与红的变化,这与北京法海寺壁画的技法是一致的。此般种种体验,非现场观之不能感受。

Figure 6. 忿怒大威德马首明王(摄于26/04/2024)
Figure 7. 狮子像局部(摄于26/04/2024)

因时间安排,我们仅参览了约半小时,便出了永安寺,如想仔细观摩这些壁画内容,大约要整一个下午。在永安寺的不远处,就是圆觉寺。我们抵达后大门是紧闭的,我试着扣门,有一位守寺的奶奶操一口方言,让我们轻声后,便引入门,听同行游客与老人的闲聊,知其已七十六岁了。
按查阅,圆觉寺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民国时被毁,如今寺内仅剩一座金代砖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塔,高约三十米。塔身砖雕的狮子、莲花、伎乐人像等清晰可见,塔顶的铁制翔凤为中国最后之候风鸟,按着塔下柳条被风吹动的方向,凤头是一致的。绕塔三圈后,我们即乘车离去了。

(三)应县木塔与净土寺

大约下午二时三刻,我们便驱车抵达朔州市应县木塔下了,其更为正式的名字是佛宫寺释迦塔,我们大约在此驻足参览到四时。关于应县木塔的资料,已经繁多,作为中华文化之伟大瑰宝是绝不假的。
但我印象深刻的,其实不是木塔的高大,而是其一层的佛像。大约作为现代人而言,我已经见惯了高楼大厦,并不觉得其高度是稀奇的,哪怕作为古人,金元一代的砖塔,也很高了。因而,我以为释迦塔的殊胜处,虽是因其隼牟结构,但更因其作为千年佛塔的巨大象征意义,是极易被焚毁的中古木结构遗存。
从木塔出,复往净土寺去。途中是县城已破败的旧房,从侧面看释迦塔,其下却是一片垃圾场,至街口一转,有两个中年男人骑一辆三轮,并牵着一匹马,缓缓向木塔方向去,这几幕,实是加深了我对山西县城的刻板印象。与东部县城的发达截然不同,尽管不能说山西县城的发展是停滞的,但大体上,这里的风貌仿佛被凝固在了世纪初期。

Figure 8. 应县释迦塔(摄于26/04/2024)

至净土寺,大约是四时一刻。净土寺的建筑,大殿是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两侧建筑则是典型的单坡顶,东部其实很少见。冰心至绥远时,亦有记录其惊讶。我查阅了解,这一式样多见于陕西等西部的农村地区。

北墙特高,只有南檐,似一间屋子,自屋脊剖成两半者,状甚奇特。我们猜想这种建筑法,当是防御劲风,或木料缺乏的缘故。(冰心,1935:54)

净土寺内,有“天门九星”天宫与金龙藻井,比永安寺要瑰丽很多。但如今已明显倾斜,按现有角度,哪日突地堕灭,大概是不为奇的。佛像则是现代的,与殿前曾为应县三宝的石狮子一致,大约在文革时损毁了。
另值一提是,寺内有一位守寺的老人,他大约每十来分钟,换一批游客进来时,会重复一遍讲解。我听了两遍,讲解的内容大致相同,先叙净土寺的历史,尔后谈及自己来此的经历,其九八年时到此,该寺已废弃,是他重新置办起来,谈及政府部门收门票颇愤懑,间杂几句山西方言 “你晓得吧?” 游人拍照亦不阻拦,并说:“抓紧看吧,可能快塌了。”
约四时半,我们从净土寺出,即乘车回大同,约六时多抵大同南站。在站内吃过饭,即乘高铁,吃饭时亦顺手买了瓶老陈醋可乐,细看产地却是浙江台州,不禁莞尔,“让每一个山西人,都喝上台州陈醋!” 返校大约近十时了。

应当说,尽管录此游记已是六月初,隔有月余,我对山西的印象仍十分深刻。与日益现代化的城市不同,山西的大同与朔州,仍保留了极具中国性的一面,这对成长在城市的我,何尝不是一种异域文化呢?
此外,山西之行的另一感受是,对于中国北方而言,现代化或许比南方面临着更复杂的困境,不仅是经济上的保守,更有文化上的沉重负担,这一文化负担不是宗族性的,而是土地性的。山西的风常带着黄土,这大概是我对山西最难磨灭的印象罢。

参考文献

[1] 冰心. 冰心游记. 上海新北书局, 1935.
[2] 郑振铎. 西行书简. 商务印书馆, 1937.
[3] 冯骥才、丁明夷. 中国大同雕塑全集 : 寺观雕塑卷. 中华书局, 2010.


  1. 题外话,除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外,另七座辽构分别为天津蓟州独乐寺山门、观音阁(984年)、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1020年)、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应不晚于1122年)、大同应县佛宫寺释迦塔(1056年),以及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966年)、河北高碑店开善寺大雄宝殿(应为1004年至1123年间)。再往前追溯,中国现存最早的前三座木构均为唐代所建,亦均在山西。第一为忻州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第二位运城芮城县广仁王庙大殿,建于唐大和六年(832),且系道教建筑,第三位是名气最大的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为唯一唐代官式建筑。如兼顾历史久远与建筑名气,三座唐代木构之后,不算敦煌等处遗留的小木作,便是八大辽构。 ↩︎

  2. 国内悬空寺应有七座,山西恒山、山西广灵圣泉寺、河北石家庄苍岩山福庆寺、河南淇县朝阳、青海西宁、浙江建德大慈岩、云南西山七大悬空寺。此外,按查阅,如放宽标准,再算上半嵌在山体内或桥楼殿,则有甘肃张掖马蹄寺、福建太姥山一片瓦寺、四川江油玄中寺等二十余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