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_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秦晖. 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M]. 群言出版社, 2015.
全书力求匡正意识形态对史学研究的干预,及新疆问题,或为其被封禁的缘由。

第一章 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

本章认为:
(1)立宪党与革命党的所用手段都可以是暴力,二者仅区别于是否保留虚君,实质相同。
(2)中国传统与日本封建不同,中国为专制集权,无“万世一系”的文化,汤武革命之传统,为中国之未成立宪的原因。

第二章 改朝换代与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性问题——封建与帝制的比较

秦晖列举纯封建制度的英国、国王共和国的波兰及半封建半帝制的俄国,此三国案例,尔后得到一些洞察。
(1)西方王朝(dynasty)同中国不同,始终是王室内斗,王位传承于血亲与姻亲中,未曾落于草民;
(2)西方的农民起义(Peasants’ Revolt)也是,更多的是民间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而非民间社会与政府的斗争。可见英王世系图:

英王世系图

(3)封建更多地会走向立宪,帝制更多地会走向共和,
(4)帝制在走向立宪或共和时,较封建的动荡更大。
中国走向共和实际从两千年前的帝制而始,此衔接了中国历史的内在逻辑。但为何帝制于晚晴大概率地走向了彻底崩溃,走向了革命而非继续维持帝制?

第三章 为什么人们厌恶了帝制

(1)秦晖反对西方史学解释中国的三种理论(“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制度决定论、“人口周期率”的必然论、“瘟疫与气候”的偶然论)。
(2)秦晖申述中国传统应予以客观看待,反对当代抹黑或赞扬中国传统,应重新思考儒家。

第四章 不仁不义的帝制和亦道亦德的宪政——辛亥之变的价值观基础

秦晖举例了陈兰彬与荣闳、刘锡鸿与郭嵩涛,认为中国传统中存在欣赏宪政的传统。本章辩明:
(1)晚清中国的士大夫是儒表法里,而非真儒学;
(2)“洋务运动”时,晚晴官员已经有人清楚帝制与宪政的区别,清楚不仅是“器物”的差距,更是“政教”的差距。
根本上,本章认为晚晴的秦制合法性瓦解了,且逐渐成为了儒家士大夫的内部共识。

第五章 宏大叙事与祛魅——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的解析

本章叙述治史之道:
(1)避免意识形态扰乱,而力求客观;古今有别,二者不应互相干涉,即托古改制不可取。
(2)研究应重结果、轻动机,未成事实的想法不可加以道德评判。
正是基于此,才可以评价辛亥革命的先声——保路运动。秦晖批评近年保守主义转向(保守主义观点即当时国有化是正确的):
(1)认为保路运动争取的民主权力是可取的,研究不可为宏大叙事而偏颇细节;
(2)在清廷的秦制之内,名义上为人民的强行国有化与强行私有化,都会最终导致积累矛盾的爆发。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上、中、下)

一、秦晖总结,“西化”一词的语境在于:

(1)革命制度后,革命文化;
(2)革命不了制度,先革命文化;
(3)保守利益,反对变革的反西化。
秦晖认为,西化与反西化的叙事要在具体中看,这实际上是一种福柯式的权力观,其背后的权力斗争才是实质。尔后,秦晖区分了西化与现代化的区别:
(1)西化是文化的(选择什么);
(2)现代化是制度的(能否选择什么)。

二、太平天国:西化运动

由此,秦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器物—制度—文化”三阶段史观。秦晖认为,太平天国是文化的西化:
(1)区分“佃变”与“民变”。佃变几乎很少成为民变,其与政府无关,是“民民矛盾”;民变是专制官僚制下的“官民矛盾”。
(2)太平天国是“宗教性民变”,与“土著-客家”的移民冲突。匡正《天朝田亩制度》并非土地革命,意义极小,不如《奉天讨胡檄》;
(3)太平天国是“西化运动”,属政教合一神权国家,与反帝、反封建关联很小。

三、义和团运动:反西化运动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是专制制度“秦制”下的一体两面:
(1)义和团运动非反帝(杀戮的98%为中国人)、非爱国(团民领导人无一死于洋人战斗)、非迷信愚昧(团民领导人无阵亡)
(2)义和团运动表面上是因为教会援助由弱势群体而来的“教民”,产生了民教冲突的“教民特权”,促成了反西化的“拳民”。
(3)义和团运动根本上是因为体制不公,清廷纵容试探,促成了反西化的大潮。

四、辛亥革命:现代化运动

秦晖认为,中国发展有“两条线”:
(1)“西化”与“反西化”的摇摆,太平天国与义和团、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大革命、荆轲刺孔子与荆轲颂秦王。但共同在于,都未改变制度的本质。
(2)“现代化”的制度革命,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其后的数章则论述中国尚未完全走出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