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_吸纳与赋权

阮云星. 吸纳与赋权:当代浙江、上海社会组织治理机制的经验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这本书基于Burawoy的探索使我沉思,回转大学以来的兴趣,我这学期阴差阳错接触政治社会学研究,非政府组织在社区中的作用或许是国家-社会关系的绝佳切入点。

序章 探究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社会机制

1.研究内容

(1)社会组织如何影响地方治理;(2)社会组织为何可以影响地方治理
三阶段理论的印证与拓展。通过表面的组织及管理制度,透视背后的社会机制。(1)第一部分着重社会组织历史与理论框架;(2)第二部分经验研究,如上海模式管理至合作治理;(3)最后一章总结。

2.理论基础

(1)吸纳理论:金耀基 “行政吸纳政治”(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politics);康晓光 “行政吸纳社会”。
(2)赋权理论:社会工作赋权理论。

3.研究方法:民族志研究;拓展个案法;公共社会学。

第一部分 背景与理论

1.告别管制:中国社会组织管理新阶段的到来

1.1 中国社会组织分类

中国社会组织分类

1.2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

政府管制阶段(1)1978-1989 发展;(2)1989-1998 双重管理体制。
吸纳赋权阶段(3)1998-2012 再发展。
伙伴合作阶段(4)2012至今。
如温州2012年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统一登记,伙伴式合作雏形;但另一方面这本书出版于2016,2017年十九大的召开,也即是我目前撰写本科论文的阶段,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似乎重新收紧。

2.理论与方法检视:合作治理、资源依赖和拓展个案法

2.1 合作治理理论

这一部分的探讨贴近公共管理专业的思考,D.Young认为政府与NPO的关系可以分为互补、补充与对抗三种,阮云星总结学界对合作治理机制的模式分为如下五种:
(1)政府资助;(2)包容性治理;(3)伙伴关系;(4)合作企业家;(5)权变模式和综合模式。

2.2 资源依赖理论

(1)资源依赖的程度:资源重要性、资源使用自行裁量程度、资源替代性程度;
(2)组织的策略:控制依赖根源、建立协商环境、创造环境;
(3)组织的类型:水平依存、共生依存和垂直依存。
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处于一种非对称性状态

2.3 拓展个案法

民族志的两个方向:拓展个案法与扎根理论
与实证区别:实证科学是一种局外客观性,反思性科学是嵌入性客观性。
与Glaser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区别:扎根理论强调理论建构社会生活,理论指导下不断比较,最终得到普遍、复杂性理论;拓展个案法强调个案中理论对话,发掘理论无法解释的部分,以此重构特定情境、简单性理论。
简言之:假设-误差-重建-新理论-假设-…

这一部分对Burawoy理论的简要回溯,包含学界的赞同与批评。阮云星于此主张Burawoy的弥合研究与实践,重新思考知识分子的历史定位。2018.3.12 14:45 于中狮联哈尔滨代表机构。